上海市閔行區氣象臺2025年7月5日09時03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預計今天本區大部分街鎮(莘莊工業區)的最高氣溫將超過37℃,請注意防范強高溫對工農業生產、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確保生產、消防、用電等方面的安全。
防御指引:
1.外出時做好防暑防曬,縮短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時間;
2.對農作物、綠植、花卉等采取防高溫熱害措施。
臺風生成消息
南海熱帶低壓已于今天(5日)凌晨2點鐘在南海東北部海面上加強為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danas;名字來源:菲律賓;名稱意義:體驗及感受的意思),8點鐘其中心位于臺灣鵝鑾鼻西偏南方向約40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20.2度、東經117.4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00公里。
預計,“丹娜絲”將原地少動,強度逐漸增強。5日午后將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島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入夏以來,已出現多個高溫日,
炎炎夏日,如何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有效預防中暑?
閔行區中心醫院急診科醫生
給出了一些中暑防范健康提示,
一起來看~
高溫帶來的影響,不僅是讓人汗流浹背、心煩氣躁,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會出現紊亂,引起一系列癥狀。高溫也給汗腺增加工作量,大量出汗導致人脫水和電解質(如鈉、鉀等)紊亂,繼而出現中暑癥狀。
預防高溫中暑:
提前預判,科學應對
為減少高溫對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應掌握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盡早識別中暑信號。
首先,需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高溫預警信息,提前做好準備。在高溫天氣下,白天出門備好防曬用具,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16點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其次,如果出現口渴、嘴唇干、尿液變黃等情況,就表明身體已處于缺水狀態。專家建議:“夏季補水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建議人們出汗較多時,可喝點淡鹽水和電解質飲料,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外出、勞作以及運動人群更為需要。”
第三,學會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當你感到頭暈、口渴、面色潮紅時,就要警惕可能是中暑了。這時,要立即停止活動,轉移至陰涼處休息,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如果身邊同伴發生中暑癥狀,這些辦法也可以幫其迅速應對:
1.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處:迅速將患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避免繼續暴露在高溫下。
2.快速降溫:采取人工散熱、濕毛巾冷敷、冰敷腋下、酒精擦身等措施幫助降低患者的體溫。
3.補充水分:如果患者清醒并且能夠吞咽,給予適量的清涼飲料,但避免給予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
4.監測呼吸和脈搏:盡量讓患者保持平靜,避免不必要的活動,觀察患者的呼吸和脈搏,確保其沒有停止呼吸或出現嚴重的心臟問題。
5.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癥狀,如意識不清、持續高熱、抽搐等,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在等待救護車到來的過程中,持續觀察患者的癥狀變化。
記住,中暑是一種緊急情況,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如果懷疑有人中暑,不要猶豫,立即開始急救措施并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高溫不出門,躲在家里就好了?
這些防暑誤區別“踩坑”
有人可能會說,高溫天氣,我躲在家里不出門,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身體不適了?答案并非如此。待在室內雖然可以躲避日曬,但有些誤區如果不加以注意,同樣也會遇到健康問題。
1.警惕“室內中暑”
不是只有戶外暴曬才會中暑,在通風不良的室內悶熱環境下,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供應不足,空氣中污染物和灰塵可能刺激呼吸道和皮膚,更易導致頭痛和頭暈等癥狀。尤其一些體弱多病者、老人因不喜歡或其他原因等不開空調電扇,同樣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出現障礙,誘發中暑。
緊閉門窗開空調一個小時,就有可能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超標,當環境內含氧量少,就會導致呼吸過于頻繁,肺部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還會引發呼吸性堿中毒。
2.過度依賴空調,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當人體長時間處于低溫環境中,特別是直接對著空調冷風直吹,血管會遇冷收縮。這種收縮不僅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還可能誘發心梗、腦梗等嚴重疾病。同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還可能導致身體適應力下降,一旦離開空調環境,更容易中暑。
可以通過調整空調風向、設置合適的溫度等方式來減少冷風對人體的直接刺激。在使用空調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外溫差適宜。
3.猛灌涼白開,小心越喝越脫水
灌一大杯白水雖然酣暢淋漓,但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加重,因為人體在脫水情況下已經丟失了電解質,這時如果一次性飲入大量的白水,會讓體液中電解質濃度進一步稀釋,人體為了維持原有電解質濃度就會努力地排水,這就是“自發性脫水”,容易導致越喝越渴、越喝越排,脫水癥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了。因此在補水的同時,不要忘記補充電解質水。
高溫天氣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只有采取正確的防暑措施
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才能幫我們度過一個
安全、舒適的夏天
封面自取:
供稿:區氣象局
視頻:徐瑋 湯洪魁 魏天浩
編輯/初審:高淑婷
復審:林心怡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上觀號作者:今日閔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