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是自視甚高,還總想打臺灣牌。印媒《歐亞時報》曾放話稱:“臺灣不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印度將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言外之意,印度將扮演重要角色,印媒這番話,到底是真有底氣,還是在為自家民族主義喊話?還是說真的要干涉臺海?
《歐亞時報》的說法主要有兩個要點:第一,臺灣不會像烏克蘭那樣陷入戰爭泥潭;第二,印度將在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這番論調一出,立即在國際輿論場引起波瀾。畢竟,把臺海問題和俄烏戰爭放在一起對比,本身就具有挑釁意味。
這不是印度媒體第一次在臺灣議題上“開炮”。自2020年中印邊境沖突后,印媒在涉華議題上的調門明顯提高,頻繁炒作臺灣、新疆、南海等問題。一方面是出于國內民族主義的需要,迎合印度民眾對“中國威脅”的擔憂;另一方面則是為莫迪政府“制造外部敵人”,借國際話題轉移國內壓力。
尤其是莫迪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印度崛起”敘事,媒體自然要在國際熱點問題上“搶話筒”,為“印度大國形象”造勢。而臺灣問題,作為中美博弈的焦點,又是中國最核心的主權問題,恰恰成了印媒“蹭熱點”的最佳標靶。
印媒把臺灣問題與烏克蘭戰爭相提并論,表面上是為了“警示世界”,實際上是混淆視聽。從歷史、地緣、國際法、政治背景四個層面看,臺灣和烏克蘭壓根就不在一個層面。
第一,地理條件不同。烏克蘭是歐亞大陸的橋頭堡,鄰國環繞,地面戰容易爆發。而臺灣是中國的海島省份,與大陸一水之隔,其防御和控制邏輯完全不同。
第二,歷史背景不同。烏克蘭是蘇聯解體后獨立的主權國家,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5年戰后國際安排、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都明確了中國的主權歸屬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結果,不是國際爭議,不存在所謂“主權未定”。
第三,政治本質不同。烏克蘭問題是俄美歐之間地緣安全利益的碰撞,是兩個國家的問題,而臺灣是中國一個省,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關乎國家統一,是紅線中的紅線。任何試圖干涉臺灣的行為,都會遭到中國最強烈的反制。
第四,國際支持不同。西方國家公開支持烏克蘭,援助成山。但在臺灣問題上,即便是美國,也不敢公開承認“臺獨”。一旦動用武力,不管哪個國家插手,性質都不一樣。
從這四點看,印度媒體把臺灣說成“下一個烏克蘭”,根本就是在玩概念偷換,試圖把中國塑造成另一個“俄羅斯”,制造國際警覺和認知偏差。
那么,印度真有本事在臺海局勢里“起關鍵作用”嗎?按印媒的說法,印度的“底牌”是馬六甲海峽和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看起來有點意思,實則虛多實少。
沒錯,中國的能源和貿易很大一部分都依賴這條航道。但問題是:印度真能封鎖這片水域嗎?從實力上看,印度海軍近年來雖然發展迅速,但和中國海軍的差距依然明顯。不管是艦艇數量、戰備水平,還是導彈打擊能力,中國都遠遠領先。
從地區政治看,馬六甲海峽并不屬于印度“勢力范圍”,它的周邊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是東盟重要成員。印度想要在這里采取軍事行動,必須考慮國際法和周邊國家的立場。隨便動手,恐怕首先遭到的是周邊國家的反對。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基地,確實靠近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在印度洋的重要據點。但現階段,印度在這里的部署以監視和情報為主,遠遠達不到“戰略鉗制”的級別。更何況,中國早已建立了一整套繞開馬六甲的替代線路,“中緬油氣管道”、瓜達爾港、“一帶一路”通道等,都是有效的戰略緩解手段。
換句話說,印度所謂的“卡脖子”,更多是理論上的威脅,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重重。必須說清楚,臺灣問題的核心是中國的主權,而外部的安全變量主要是美國的干預。印度,根本就不是這個棋局的核心玩家。
美國通過《臺灣關系法》和軍售支持臺灣,長期試圖以“戰略模糊”手段干擾中國統一進程。而中國則通過實戰化演練、軍艦常態巡航和高強度備戰,釋放出清晰的信號:誰敢觸碰“一個中國”紅線,就要承受代價。相比之下,印度對臺海事務的影響力可謂微乎其微。印度媒體喊得再響,也不過是“外圍看客”。
那印媒為啥還要在臺海問題上頻繁發聲?這背后有三重動機。國內政治需要。莫迪政府近年來施行強硬民族主義政策,強化“印度大國夢”,媒體必須配合“高調造勢”。在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分化加劇的背景下,炒作臺灣議題既能轉移民眾注意力,也能為政府塑造“強硬對華”的輿論氛圍。
地緣博弈示意。中印邊境緊張態勢未解,印度希望在外交層面增加對中國的“戰線”。在臺海議題上“表態”,本質上是對中國的外交壓力施加和戰略試探。
對美西方“遞投名狀”。印度正積極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深化合作,加入“四方安全對話”(QUAD),不斷參與“印太戰略”。在敏感議題上對華發聲,是對西方盟友的一種“示忠行為”。
把臺灣比作烏克蘭,把印度抬成“關鍵玩家”,聽起來熱鬧,但實際經不起推敲。臺灣問題不是誰都能摻和的飯局,它是中國內政,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核心利益。
任何國家、任何勢力想借此議題做文章,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在維護國家統一、捍衛領土完整上的態度從未動搖,誰敢挑釁,就要承受后果。印媒口嗨可以,但千萬別當真,否則誤判干涉臺海,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都由印度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