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法拉
“漢光41號演習”還有4天就開場了,臺灣島內已經熱鬧起來,這次演習從7月9日持續到18日,賴清德親自推動,規模空前,2.2萬人參與,時間長達10天9夜。
表面上看,這是臺軍在磨刀霍霍,擺出“以武拒統”的架勢,甚至直接把“大陸2027年攻臺”當作假想目標。
但實際上,這場演習更像是政治大戲,賴清德想借此穩住島內支持、討好美國盟友,
但解放軍的實力擺在那里,早已讓臺軍的準備顯得蒼白無力,那臺當局這次能折騰起來多少?
臺當局這場“漢光41號演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調,不僅把演習時間拉長,還加入了“城鎮戰”這樣的新科目,模擬在城市里打巷戰。
演習跟“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結合,從7月15日到18日,臺灣中部、南部、北部、東部甚至離島地區,都會收到防空警報,搞交通管制、疏散避難、戰災搶救等訓練。
臺軍設想的情況,就是從“灰色地帶襲擾”開始,逐步升級到聯合反登陸、濱海戰斗、縱深防御等階段。
而且他們的臺北、臺中、臺南三個城市,還特別選了一天,壓縮演習內容,模擬地方政府在極端情況下的反應速度。
比如讓民眾進入防空設施,測試公共交通和生活物資的保障能力,這種安排,看似是為了提升軍民協同,但實際上卻把普通民眾卷進了軍事對抗的框架。
賴清德這算盤打得響,7月26日,島內將迎來大規模罷免投票,賴清德正面臨執政壓力,他通過高調的“漢光演習”,刻意炒作“抗中保臺”的氛圍,試圖把民眾的注意力從內部問題轉向兩岸對立。
這種策略并不新鮮,賴清德上臺后一直強調“臺獨”理念,這次演習直接把“大陸2027年攻臺”設為目標,就是要渲染危機感,讓島內民眾接受“全民參戰”的觀念。
更過分的是,演習中還出現了把宮廟當彈藥庫、把居民區設為炮兵陣地的操作,明顯違反國際戰爭準則,這種做法擺明了是想把臺灣2300萬民眾推到前線,增加大陸采取行動的顧慮。
賴清德還把7月定為“團結月”,聲稱要檢驗軍民在極端情況下的配合能力,但實際上,這更像是為他的“臺獨”政策造勢,試圖用危機感綁架民意,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從軍事角度看,“漢光41號演習”的實際效果卻讓人搖頭,臺軍和解放軍的實力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解放軍近年來持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尤其在無人化作戰上遙遙領先。
像“聯合利劍-2024A/B”演習,解放軍展示了海空域封鎖、精準打擊、多軍種協同的強大能力,無人機、地面機器人等裝備,能有效降低巷戰中的人員損失,對臺軍的“城鎮戰”構成了碾壓優勢。
如果沖突真的發生,靠臺軍的海軍和空軍,難道真能抵擋住解放軍的攻勢,失去制空權后,靠陸軍在城鎮里死守,只能是困獸之斗。
更何況,演習設定的“2027年攻臺”情景,更多是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真實的軍事推演,跟實際防衛需求脫節,很難應對現代戰爭的復雜場景。
賴清德之所以高調搞“漢光演習”,跟美國的“印太戰略”脫不了干系,美國一直把臺灣當作遏制大陸的棋子,通過軍售和軍事支持,把臺灣推向“第一島鏈”的前沿。
賴清德在“5?20”講話中也吹噓臺灣的戰略位置,宣稱有美國撐腰,這次演習,某種程度上就是在配合美國的戰略布局,試圖通過展示“嚇阻能力”換取更多支持。
但這種做法也有風險,臺灣越是綁上美國的戰車,越可能在國際博弈中失去主動權,更重要的是,國際社會對臺海問題的態度早已明確。
聯合國多次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和平解決爭端,無論賴清德怎么折騰,兩岸統一的趨勢都無法改變。
“漢光41號演習”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卻是一場空洞的表演,賴清德想通過擴大演習規模、渲染對抗氛圍來穩住自己的位置,
但無論他怎么操作,都掩蓋不了臺軍在軍事上的弱勢,也動搖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方向。
就算他再折騰,中國大陸都不會放棄統一,就算現在沒有動手,總有一天也會將臺島收回,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
而且賴清德得認清一點,那就是臺海問題的主動權,一直都在中國大陸手中,我們的軍事實力擺在那里,也有足夠的方式,對臺島內部進行打擊。
就算不動用武力,在經濟方面,他們也離不開大陸,如果賴清德繼續一意孤行,只會加劇島內的緊張局勢,畢竟“乖孩子才有糖吃”。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