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此前一天,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這一法案。
法新社報道截圖
這項集減稅、國防開支與福利削減于一體的爭議性立法,因涉嫌加劇社會不公和財政失衡,在國會引發激烈博弈。
多方分析指出,該法案政策設計存在結構性矛盾,不僅將加劇美國的貧富分化,更將給美國經濟帶來長期負面影響。
這項法案"劫貧濟富"
從當地時間3日凌晨4點53分到13點39分,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杰弗里斯發表超長演講,刷新了共和黨人麥卡錫在2021年創下的8小時32分的歷史紀錄。
但麥卡錫沒攔住時任總統拜登推動的2萬億美元社會開支法案,杰弗里斯也沒攔住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法案在以4票的微弱優勢獲得通過后,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遜稱,這是共和黨人團結一致的結果,將給美國民眾帶來長遠利好。
約翰遜社交媒體截圖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2025年初重返白宮后推出的標志性立法議程。該法案主要內容包括延長特朗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于2017年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同時大幅提高國防預算。
這種貌似"開源節流"的組合拳引發強烈質疑:在財政收入減少和軍費激增的雙重壓力下,聯邦政府如何維持財政平衡?
美聯社資深記者凱文·弗雷金指出了其中的玄機。
弗雷金:"這項法案將在未來十年減少約4.5萬億美元的稅收,同時增加總統驅逐非法移民行動的支出并提升國防開支;另一方面,法案將通過削減醫療補助和營養補充援助計劃支出以對沖減稅對財政赤字的影響。"
美國媒體援引專家分析指出,根據這一法案,醫療保險和其他聯邦援助的削減,將抵消輕微稅收減免給許多家庭帶來的改善,最終受益者主要是富人。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6月發布的最新報告,如果法案得以實施,將減少美國底層80%家庭的稅后收入,底層10%的家庭的收入將平均減少6.5%以上;而收入最高家庭的收入將增加近1.5%。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報告截圖
因此,法案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向來自詡為窮人代言的民主黨人的嚴厲指責。
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杰弗里斯在3日的演講中稱這項法案"劫貧濟富"。
杰弗里斯:"特朗普的這項‘大而丑’法案中,沒有任何內容能實質改善普通美國人的生活。這場對普通民眾、兒童、退伍軍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傷害令人發指。這項丑陋的法案竟要從饑餓的兒童口中奪食,剝奪饑餓老兵與長者的生存保障。"
民主黨眾議員皮特·阿吉拉爾則稱,這項法案的通過是共和黨人對美國工薪階層的背叛。
阿吉拉爾:"特朗普曾承諾‘上任首日就降低成本’,國會共和黨人曾誓言‘抗擊通脹、改善民生’——這些全都是謊言!在特朗普與共和黨多數派領導下,物價持續上漲,美國夢愈發遙遠。今天(法案的通過)標志著特朗普對全美工薪階層的背叛達到了頂峰。"
阿吉拉爾還稱,"大而美"法案通過后,全美工薪階層的醫療費用、電費和生活費都將上漲,"這項法案不是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它是對為共和黨競選提供資金的超級富豪的獎勵"。
美國民主黨官網截圖
"我們剛剛目睹了一場徹底的失敗"
分析指出,"大而美"法案還將惡化美國的債務問題。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僅法案中的延長減稅措施在未來十年就將帶來超過4.5萬億美元支出成本;同時,在未來十年將使美國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美國債務上限也將提高5萬億美元。
美聯社報道截圖
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史蒂文·韋伯斯特認為,這項法案一旦實施,將給美國財政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韋伯斯特:"人們過多關注這一法案的短期效應,例如延續2017年減稅政策、對一定額度內的小費或加班收入免稅等條款。但或許忽視了它對國家整體財政健康的潛在影響——這將大幅增加國債。"
美國各界普遍認為,法案所導致的美國貧富進一步分化,以及所產生的沉重債務負擔,將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眾議員詹姆斯·克萊伯恩直言,美國經濟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克萊伯恩:"每月就業報告將揭示真相:如果從醫療補助削減萬億美元被稱為‘進步’,我想知道什么是‘失敗’——因為我們剛剛目睹的,正是一場徹底的失敗。任何聲稱這項法案對中低收入群體影響輕微的人,請先理解萬億美元意味著什么。"
就在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的當天,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了最新就業數據。
雖然從總數上看,6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14.7萬人,遠超預期的11萬人;但仔細看,6月,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僅7.4萬人,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低。增加的崗位主要來自州和地方政府,而這些崗位,顯然不是美國經濟的"引擎"。
經濟學家警告說,當前美國就業市場存在的根本問題,反映出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沒找準方向。
雅虎財經報道截圖
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史蒂文·韋伯斯特認為,共和黨與民主黨都急于向選民推銷自己的敘事:共和黨主打減稅惠民,民主黨則稱其為"劫貧濟富",而隨著2026年中期選舉臨近,雙方圍繞"大而美"法案的政治博弈,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焦點。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陳濛
記者丨李鵬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蔡耀遠
監制丨關娟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