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5年實行了新高考,填報志愿的數量大為增加,比如從以前每一批次的12個,增加到48個乃至64個,考生專業被調劑或者退檔的幾率小了。
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大學錄取就不會退檔,錄取時仍然有十大退檔理由。
退檔理由一:政策性退檔。
大學錄取時,因各院校投檔線的人數都比實際錄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檔線上的“邊緣生”,很可能遭遇進檔后退檔的風險。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
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著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說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一般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有可能因退檔而落榜。
退檔理由二:考生沒有勾選服從調劑。
每年被退檔的考生里面,80%以上都是因為學生沒有勾選服從調劑選項。
從2025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專業組來看,75%以上的高校專業組都有貓膩,都是將各種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混在一起招生。
高考生要么妥協,勾選同意調劑,要么堅持專業優先,不服從調劑。如果拒絕服從調劑,自己的分數又達不到所報考專業的要求,將會被當做退檔處理。
考生總分高于院校錄取線但未達到專業線且不服從調劑時,這種情況最有可能會被退檔。
退檔理由三:考生不符合專業錄用標準被退檔。
這個主要是身體方面的原因。
高考生的體檢報告對于填報高考志愿的作用非常大。因為很多專業對于學生的視力,是否存在色盲色弱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比如航海技術和飛行技術等專業,要求學生的視力能在4.8以上。如果體檢報告里面低于這個數,就意味著為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勝任該專業的學習,學校有資格進行退檔處理。
存在色盲色弱的學生,不能報考醫學類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中醫學。還有醫學檢驗技術、藥學等專業。
色盲色弱的學生同時不能報考對各種材料元素有較高要求的專業。包括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大類、制藥工程、海洋科學類、生物科學類、紡織工程類、輕工類、核工程類、林業工程類、農學類、環境工程類等。
如果考生身體有缺陷,填報了要求限報的專業,退檔率幾乎百分之百。
退檔理由四:考生不符合高校的隱性門檻要求被退檔。
在錄取中,高校能自由劃定投檔比例。按照相關的標準,高校有資格將投檔比例調到招生計劃的120%。
比如,某高校在本省投放100個招生名額,最終卻提走120個學生的檔案。如果學校的招生簡章里面又沒有提到服從調劑將全部錄取,這樣意味著最終分數較低的20位學生,極有可能會被退檔。
退檔理由五:所報專業相關科目成績偏低被退檔。
許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并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部分高校的中外合辦專業,要求學生英語成績不能低于120分。還有部分專業要求學生數學成績不低于120分。
外語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要達到100分;錄取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求語文成績達到90分;錄取到經濟類專業數學成績至少要達到100分等。
一般來說,文史類專業、外語類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對語文、文綜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理工類專業對數學、理綜科目的成績要求高一些。
醫學類專業、對化學、生物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外語、處貿專業,對外語筆試成績和口試成績都有一定要求。
因此,如果學生沒有看到這些限制性條件,即使自己的總分達到要求,但是沒有達到單科線要求,也是容易被退檔案。
退檔理由六:考生選考科目不符被退檔。
選考科目不符:在新高考地區,專業對選考科目有明確要求,考生選科不滿足時會退檔。
比如很多專業要求“物化捆綁”,有些考生選了物理、生物,卻沒有選化學,報的志愿又是醫學類專業,醫學類專業必須要求選化學,選的科目與所報專業不對應,就會被退檔。
退檔理由七:沒看清楚“招生簡章”被退檔。
有的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
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愿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后才能與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形成“死檔”。
退檔理由八: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錄取線被退檔。
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如天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這種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的學生。
假如你參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選。最低錄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錄取考生的分數,有時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門)專業與最高(熱門)專業間的分數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間。
應該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
退檔理由九:不重視提前單獨招生院校被退檔。
單獨招生院校比較特殊,對考生特長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盡管招生數量少,但也有不少較好的特色專業。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
不重視這些要求就會被退檔。
建議填報此類院校,擴大院校與專業的選擇范圍。
退檔理由十:考生志愿沒有梯度被退檔。
新高考報志愿,仍然適用“沖穩保”模式,志愿要有梯度。
如果將分數差不多的幾所學校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順序,結果會使這幾個志愿變為一個志愿,第一個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會被錄取,浪費了錄取機會,導致所填志愿都成為無效志愿,造成整體滑檔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問題。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將分數更高的分數列為后續志愿,形成志愿倒掛,即無效志愿。
一般來說,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為宜。
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志愿組合中,即要敢于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后被退檔。
高考生即使在填報征集志愿時,也應該注意以上問題,確保一箭中的,而不被退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