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75分,考生被逐出家門并切斷生活來源,
是父母絕情,行為極端嗎?
原本有條件沖擊清北,
小凱卻因為沉迷手機淪為全年級倒數,
破碎了誰的夢?
誰又該被救贖?責任與親情、沉淪與救贖,
此刻反思為時不晚!
近日,湖南長郡中學學生小凱在高考物理類科目中取得575分的成績,比湖南省今年本科線405分高出170分,卻被其父母逐出家門并斷絕經濟支持,引發社會熱議。
“提醒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變化更好”
“尖子生高考575分表現出色,仍值得認可”
“他父親的觀點是擔心他大學也是玩手機度過,畢業躺平,所以現在主要要他自律”
“18歲成年了,父母沒有義務養著,各自安好該干嘛干嘛去!”
“根本不是沒考上985的問題: 1、沉迷手機不接受約束!成績下滑厲害! 2、搞對抗,把家里電器(空調電視冰箱)電線都剪了,自己房間的沒剪[允悲] 3、給三個選擇,讓自己賺點學費都不想選 估計日常還有不少,父母都跑長沙陪讀,你能說之前不愛他嗎?如果不是失望透頂,沒辦法,你認為父母會這樣?”
“父母平時逼的太厲害了”
“看見孩子這樣的態度,毫無改正的想法,我是支持他父母的做法的。”
小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羨慕他人父母,并指責父母“封建傳統,以極端方式逼迫”。
但從小凱父母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是事件的另一面。小凱曾經是父母的驕傲,中考以657分考入湖南頂尖名校——素有“清北搖籃”之稱的長郡中學,2024年該校有75人考上清北。為了小凱,父母不惜兩地奔波,校外租房陪讀。然而高二擁有手機后,小凱開始沉迷游戲,成績從年級前100名跌至600多名。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此次他考出的575分在年級排名應該是倒數。
父母中間嘗試多種解決方案、沒收手機、簽署協議、斷電斷網均無果。一次父親怒砸手機后,小凱回之以砸爛家里的電視、電腦,并剪斷了空調線,甚至躲到外婆家寫下遺書威脅。父母無奈之下放出狠話“考不上985別想上學”。這才有了如今引發爭議的一幕,高考成績揭曉后,小凱被父母“掃地出門”,家里門鎖甚至換了密碼。不過,父母也不是完全不給小凱留后路,他們提出三個選擇:
第一,留在家里需要遵守作息,早7點起,晚11點睡,按時上交手機;
第二,在縣城找包吃包住的工作;
第三,去長沙打工,父母提供路費與基礎生活費。
這件事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沉迷手機游戲的網癮少年和一對缺乏科學教育方式、絕望又無助的父母,我們認為,雙方都應該被救贖。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小凱智商不低,能以高分考入湖南省頂尖中學,高一時成績排在年級前100名,即便是沉迷手機游戲,最終高考還是考出了575分,雖然在學校里墊底,但在湖南省高考考生中,也是能上一本線的成績了。只不過和很多早早就擁有手機已經對手機游戲去魅的同齡人相比,他到高二才擁有手機,又因為缺乏自律性旋即沉迷其中,當然也不排除高中學業壓力大,尋求解壓放松的因素在內。關鍵在于,剛出現苗頭時小凱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正確引導。高中階段,已經身處青春期的孩子,絕不是簡單粗暴的沒收手機、簽署協議、斷網斷電能矯正行為的,甚至這些方式會激化矛盾,激發小凱的逆反心理,導致事態向著不可收拾的方向急速惡化。
事實也正是如此。雖然父母放出了“非985不能上學”的狠話氣話,小凱應該也沒有完全放棄學習,但高考575的分數顯然不能平息父母心中的怒火與不甘、甚至是委屈與失望。因此,父母表示,不是分數的問題,是孩子的散漫態度、極端的行為和品行問題,采取斷絕關系的做法實屬無奈之舉,旨在促其醒悟。
針對此事,我們更想關注一個問題,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通過非暴力溝通法則和情緒管理,建立有彈性的親子互動模式才是正確方式。這意味著,既不能一味縱容也不能粗暴懲戒,更不能形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家庭不是角逐勝負的賽場,而是平等理性溝通心結的港灣,但這恰恰是小凱家庭教育中缺失的部分。
小凱自述,高考后與父母幾乎沒有交流,最終演變為互相防備的局面。缺乏溝通,就意味著缺少換位思考,雙方陷入“看誰先妥協”的僵局:父母信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極端教育哲學,小凱的逆反行為未嘗不是教育失敗的一種表現。親子互動變得如此冷漠無情,肯定有賭氣成分,深層次就是長期教育失效的無奈爆發。掃地出門,難以讓孩子觸底反彈;求助無門,只會讓孩子封閉心門。畢竟,家門好開,心鎖難開;物質支持易得,心靈隔閡難消。不帶壓迫感的陪伴,才能激發孩子心底的自驅力。
談論這起事件肯定不是終極目標,我們希望看到小凱和父母能通過有效溝通,尋求一個對孩子負責任,父母也能放下心結的“大團圓”結局。現階段,也許需要教育領域的專家介入,幫助雙方建立溝通的渠道,并幫助雙方各自反思、平復心態、平等對話。
希望小凱和他的父母,能夠在這場風波之后,重新審視彼此的關系,在共同成長與相互救贖中,修復破碎的親情。高考過后,大學即將開始新的人生階段,現在要做的不是逐出家門,而是用愛敞開家門,敞開心扉,用事實和真心對話交流,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在大學階段樹立新的目標,約束好自身的行為與邊界,更主要的,是為小凱選擇一條適合他成長的正確道路。
如果你是小凱的父母,
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的孩子高考考了575分,
你又會如何對待他呢?
撰稿 | 津日評
編輯 | 馬媛
綜合 | 風芒新聞 新浪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