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4點18分要出大事”,結果昨晚全網熬夜等“大地震”,最后啥都沒發生,早上醒來大家還在SNS上互相報平安:“我還活著呢”“預言的時間過去了,我還在打工。” 屁事沒有,不知道會不會讓某些人失望了……
這事的源頭就特中二:日本一個畫漫畫的,二十多年前做了個夢,說太平洋會有大海嘯,還是比311大三倍的那種。那年頭也沒人當回事。誰知道她還真在99年漫畫里寫了“2011年3月有大災難”,結果311地震后,被人挖出來說她“神預言”。
所以她后來出的《我所見的未來》“完全版”,一下子成了玄學經典,甚至還出了中文。你說這時代不靠學問,靠做夢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最有意思的是,大半夜的大家守著4點18分,YouTube地震頻道竟然來了20萬觀眾,等著看天塌下來。等時間過去了,彈幕全是“還活著”“啥都沒發生”。有些人也挺理性,說人家作者只是夢見的時間而已,沒說今天一定有事。
還有人吐槽說,不是“今天”,只是作者做夢的時間。還有人干脆提醒,“別等啥預言了,該準備逃生包還是得準備”,誰知道啥時候真出事。說得倒挺對,畢竟日本哪里地震都能突然來,誰預言得準?
但你要說這波操作影響有多大那還真不是開玩笑。受這“預言”影響,機票價格直接跳水。平時成田飛香港,票價能上天,這會兒最便宜的只要4100日元。你加上燃油費、機場稅,全部算下來,一萬四千多搞定單程,來回都不到三萬。和東京到新大阪坐新干線差不多價錢。
本來該是航空公司數錢數到手軟的旺季,結果現在成了打折季,連香港航空都撐不住了,原本一周三班的仙臺-香港航線,干脆宣布到十月底前都不飛了。
別的公司也有樣學樣,該砍砍、該停停。聽說專業機構一算,這波謠言直接給日本經濟帶來了5600億日元的損失,你說航空公司和旅游業冤不冤?
其實日本人自己根本沒幾個人當回事,氣象廳、政府媒體早就出來澄清,說目前科學還做不到精確預測地震時間,這些全是謠言,人家該上班的上班,該吃吃喝喝的吃吃喝喝,最多朋友圈里吐槽一句“我還活著”。
倒是中文網絡這邊,尤其各種媒體和自媒體,那種興奮勁頭,簡直像在等著日本塌一塊地。公眾號標題恨不得“震驚!”“末日!”“別去日本了!”來回循環。甚至還有人半夜發消息:“我早就勸你們別去日本旅游,現在看到了吧……”
說實話這種戲碼,但凡日本有點災害、流感、富士山的風吹草動……這邊都特別激動,不知道是歷史包袱太重,還是某種說不清的心理,總感覺有些人巴不得日本出事。每次關于日本的災難傳聞,輿論節奏永遠比日本本地快好幾拍。
最后結果呢?啥都沒發生,日本人還在過自己的日子。這邊倒是熱鬧了一大圈,報道、轉發、評論、調侃……有點像過了個假節日。不得不說,每次碰到這種事總覺得有那么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其實日本人沒多少關注這些玄乎的東西,都是普通人等著賺錢生活,真正興奮轉發的,都是中文媒體,鋪天蓋地地寫,假裝真實的報道一個又一個的“預言”,你說這啥心態?
日本網友評論:
“所謂的預言、占卜、靈感、通靈這些,其實全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謊言。自古以來,人類對這些神秘的東西就很容易心生敬畏。信不信由個人,但在這個講究事實核查和合規的現代社會里,那些把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編得像真的一樣,借此迷惑他人、操縱心理的做法,我認為就是極其惡劣的欺騙。更何況,還有人靠這些來牟利,簡直稱得上是詐騙,理應受到懲罰。如果預言落空卻沒有任何懲罰,現實中也有人因此人生被毀,我覺得這種煽動社會情緒的行為,其實罪責很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