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里木湖
一、基本概況
位置境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西南部,北天山山脈中,處于天山西段、準噶爾盆地西南端,312國道沿傍湖岸而過。
水域面積:東西長約30千米,南北寬約27千米,總面積約453平方千米,總蓄水量可達210億立方米,海拔高度達2073米,是新疆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微咸冷水湖。
氣候特征:地處歐亞大陸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區,冬冷夏熱、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小、蒸發量大,但因地形原因形成局部豐富降水,成為西北干旱地區的“濕島”。
二、地質地貌與水文
地質構造:大約形成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是天山山區地殼劇烈褶皺和斷裂后陷落形成的地塹湖。
地貌類型:景區地貌主要由山地、草原、荒漠草原、湖濱沼澤及水體組成。
水文特征:湖水主要依賴大氣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補給,有32條入湖河流,無外流口。其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被稱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
三、生物多樣性
魚類資源:原本無魚,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養殖,2000年首次捕撈成品魚,現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基地。
浮游生物:浮游動物有19種屬,浮游植物有7門65種。
其他生物:景區內有哺乳類4目10科34種,鳥類15目28科41種,還有天山云杉、雪蓮花等400余種野生植物,雪豹、棕熊等30余種珍稀動物。
四、歷史人文與景區建設
歷史沿革:公元703年,武則天設立北庭大都護府,絲綢之路北道極盛,此地為必經之地。元代蒙古人在此留下點將臺,清乾隆年間,察哈爾官兵在此駐防,1770年,土爾扈特部部分人被安置在這一帶游牧。
景區發展:1989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被審定公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21年成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