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日,四國外長跑到華盛頓握手言歡,宣布"印太稀土聯盟"正式上線。
就在同一天,中國沉睡了29年的《礦產資源法》突然蘇醒,而且是帶著"殺氣"的那種。
這是要正面剛了?四國這次聯手,能撼動中國稀土地位嗎?
作者-水
四國"拜把子"的真心話
說是聯盟,其實各有各的小九九。7月1日那天,華盛頓的會議室里氣氛確實不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笑得像朵花,宣布"關鍵礦產倡議"正式啟動。但這笑容背后,藏著的可不全是真心。
特朗普這邊剛跟日本翻臉,就在四國握手的同一天,特朗普還在推特上炮轟日本,說他們"數十年來一直壓榨美國",威脅要征收30%的關稅。
石破茂那邊也不示弱,表示"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維護國家利益"。這話聽著客氣,實際上就是在說:你想打貿易戰?我奉陪到底。
印度的莫迪更是心里有數,美國一直想讓印度跟金磚國家保持距離,但莫迪前腳剛在華盛頓點頭,后腳就公開表態"金磚是重要平臺"。
更讓印度心里不舒服的是,特朗普竟然邀請了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會面。
這不是明擺著要在印巴之間搞平衡嗎?澳大利亞看起來最老實,但他們心里也打著鼓。五角大樓放出風聲,說美國可能退出AUKUS核潛艇合作框架。
這話一出,澳大利亞瞬間就慌了。
看看這四國的"兄弟情":美國想要技術主導權,日本想要資源話語權,澳大利亞想保住軍事合作,印度只想別被美國牽著鼻子走。表面上握手言歡,實際上各懷鬼胎。魯比奧嘴上說得好聽,什么"確保印太地區自由開放",說白了就是想在稀土領域繞開中國。
不過,正是這種"貌合神離",給了中國反擊的機會。
憋了29年的大招
機會來了,中國出手了。同樣是7月1日這天,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生效。這部法律從1996年頒布以來,29年第一次大修,動靜可不小。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新法開門見山就把"維護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寫進了立法目的,還專門搞了個戰略性礦產清單。稀土當然跑不了,而且是重中之重。法條寫得很清楚:稀土勘探、開采、儲備都要國家統籌,關鍵項目必須國務院或省級政府批準。
中國稀土集團那邊也沒閑著,管理層來了次大換血,新上任的高管個個年輕有沖勁,還帶著國際業務的專業背景。
商務部的動作更直接,4月份就對部分稀土出口加了嚴格管控,全球市場立馬就緊張了。
說白了,這就是要把稀土這張王牌攥得更緊。技術專家的護照要上交,沒有審批不能出境。核心技術人員全部納入"戰略資源清單",企業想跟外國合作?得先過政府這關。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就是要防止技術外流,把幾十年積累的優勢牢牢鎖住。
中國掌握著全球90%的稀土精煉產能,美國2023年還有70%的稀土依賴中國進口。四國想建立"獨立供應鏈"?沒有中國的技術支持,這就是個美好的愿望而已。
中國這邊動作頻頻,其他國家也坐不住了。
墻頭草的精明算盤
坐不住的可不止美國,東南亞那些"聰明"的國家,開始打起了兩頭通吃的小算盤。
印尼的"變臉"速度堪稱教科書級別,6月29日,普拉博沃還在為中企投資的59億美元新能源項目剪彩,笑得合不攏嘴。
中國不僅帶來了資金,還有高壓酸浸等核心稀土技術。可僅僅一周后,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就公開表態,要跟美國合作開發稀土,換取降低32%關稅的優惠。
這算盤打得倒是精明,可惜啊,印尼有280萬噸稀土儲量,但沒有分離提純技術。離開了中國的技術支持,這些稀土就是一堆破石頭,根本進不了高端市場。現在想著用中國的技術去討好美國,這不是拿著人家的刀去砍人家嗎?
越南也在跟風,7月3日跟美國簽了貿易協議,對美國產品零關稅,但美方對越南商品征收20%。更狠的是,協議還規定對越南"轉口"的第三國商品征收40%關稅,這明顯就是沖著中國來的。商務部立馬就回應了: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前提達成協議,必要時將堅決反制。
這些小算盤,其實都指向一個大問題。
技術才是真命門
什么問題?技術問題。很多人以為稀土就是挖礦,其實大錯特錯。資源好找,技術難搞。
美國、澳大利亞都有稀土礦,但能從礦石做到永磁材料的,全世界就中國一家。從分離、提純到精煉,這條產業鏈中國吃得死死的。全球能做高純度稀土分離的,除了中國,還真沒第二個。
四國聯盟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就是個"空中樓閣"。沒有技術支撐,再多的礦石也是廢料。特朗普心里其實也清楚,所以一邊組聯盟,一邊悄悄對中國讓步。美國商務部7月3日取消了芯片設計軟件的對華出口限制,能源部也解除了乙烷出口限制。這不是示好是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準備9月訪華的消息滿天飛,還要帶幾十個CEO一起去。這就是典型的"訂單外交",想用取消制裁換中國放開稀土管制。但中國的態度很明確:主動權在我,不在你。
技術這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西方國家想建立"無中國供應鏈",喊了好多年了,到現在還是個口號。中國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不是說復制就能復制的。
所以說,這場較量比的不是誰嗓門大,而是誰手里的技術硬。四國聯盟再團結,沒有核心技術也只能干瞪眼。
結語
說到底,這場稀土大戰比的不是誰嗓門大,而是誰手里的技術硬。四國牽手組聯盟,看似風光,實則各懷鬼胎。
中國29年磨一劍,新法一出臺就把主動權牢牢握在手里。
資源這東西吧,有錢就能買到。但技術?那得靠真本事。印尼、越南這些國家想兩頭通吃,最后可能兩頭都不討好。特朗普一邊制裁一邊示好,說明他心里也明白,離開中國這條產業鏈,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就得歇菜。
你覺得呢,這場博弈最終誰會笑到最后?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