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葉城縣,鄉(xiāng)村舞臺燈光亮起,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正在進行,一首《我和我的祖國》引起全場熱情互動。樂團聲樂演員肖蕊身旁,站著一位聲音清澈的小歌手,她就是維吾爾族姑娘熱依拉。
2023年,熱依拉還是一個小學(xué)三年級學(xué)生,眼神帶著些許羞澀,依偎在肖蕊身邊,用稚嫩的童聲演唱《英雄贊歌》。一年后,她被邀請到上海參加《絲路東方》音樂會時,個頭已到肖蕊肩膀。今年,在葉城舞臺上,亭亭玉立的熱依拉與肖蕊并肩而立,自信從容。
上海輕音樂團2025“百場輕音邊疆行”日前落下帷幕,熱依拉的蛻變成為最溫暖的注腳。三年前,肖蕊的悉心指導(dǎo)為她打開了音樂世界的大門,也開啟了這段跨越山河、連接滬喀的師生情緣。這不僅是熱依拉個人的成長故事,更是上海輕音樂團以音樂為紐帶,在喀什大地播撒藝術(shù)種子、培育本土人才的生動縮影。
這樣的故事,在“百場輕音邊疆行”的旅程中,年復(fù)一年,不斷上演。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從喀什到克拉瑪依,一路走一路唱
5月24日,上海輕音樂團48名演職人員再次啟程奔赴喀什,這是樂團“文化潤疆”的第三個年頭。三年來,樂團足跡從喀什市深入兵團草湖項目區(qū)、莎車、澤普、葉城、巴楚,今年更是首次踏上北疆“石油之城”克拉瑪依,用音樂連接天山南北。他們化身“文藝輕騎兵”,深入鄉(xiāng)村、學(xué)校、醫(yī)院、部隊、公安、福利院、文旅景點等基層單位,將舞臺搭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
2023-2024年,218場演出惠及觀眾近20萬人次,161場專業(yè)培訓(xùn)為4500多名當(dāng)?shù)匚乃噽酆谜唿c亮夢想,391封感謝信和20面錦旗訴說著邊疆人民的心聲。今年,樂團已完成79場演出,惠及現(xiàn)場觀眾9萬多人。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在兵團草湖項目區(qū)托云牧場,上海輕音樂團與上海市群眾藝術(shù)館首次聯(lián)袂,共同呈現(xiàn)“上海群文潤疆行暨百場輕音邊疆行”文藝演出。輕音樂與非遺節(jié)目交相輝映,讓柯爾克孜族群眾既領(lǐng)略到海派輕音樂的現(xiàn)代魅力,又感受到上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深厚底蘊。
原創(chuàng)歌曲《艾德萊斯狂想曲》、器樂曲《春天去喀什》以歡快旋律描繪邊疆春色,《衡山路的咖啡店》則將上海街角的浪漫帶到新疆。托云牧場的柯爾克孜族群眾隨樂起舞,紅旗農(nóng)場的維吾爾族老人木拉提感慨:“我去過上海,我非常喜歡上海,今天看到你們的節(jié)目我感覺上海離我更近了!”莎車村民熱依汗古麗激動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能看到上海的演出,謝謝你們,希望你們能夠多來演出!”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6月12日—14日,上海輕音樂團在克拉瑪依演出三場音樂會。在青少年活動中心、中國石油大學(xué)和融媒體中心,樂團呈現(xiàn)器樂曲《金梭銀梭致青春》和《葉爾羌河的聲音》等原創(chuàng)節(jié)目,并演繹《世界贈予我的》《就是哪吒》等流行曲目。
一位石油工人看完演出后說:“你們演出太好看了,也希望你們能夠到沙漠里的油田為我的工友們演出,謝謝你們!”上海輕音樂團黨總支書記、團長董德平說,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克拉瑪依油田勘探開發(fā)70周年和上海援克10周年之際,上海輕音樂團的演出既是禮贊石油人的奉獻精神,更是上海文化潤疆的生動實踐。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三年往返,結(jié)下一段又一段音樂的友誼
三年的文化潤疆之行,樂團與喀什當(dāng)?shù)厝罕娏粝铝撕芏嗔b絆。在葉城某部隊,《虎骨英雄》的鏗鏘戰(zhàn)歌點燃全場。上海輕音樂團“日環(huán)食”電聲樂隊與軍營“薄皮核桃樂隊”同臺獻藝。
樂隊主唱馬晨旭回憶道:“三年前我剛成為新晉士官,輕音樂團的鍵盤手楊宏彬、架子鼓劉騏,還有電吉他吳亮等老師手把手教我們演奏技巧、排練方法,讓我們這支業(yè)余樂隊脫胎換骨,今年能和老師們再次同臺是我們莫大的榮幸。”從翻唱《真的愛你》到演繹《虎骨英雄》,“薄皮核桃樂隊”的成長軌跡,正是樂團“演出+教學(xué)+傳承”立體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結(jié)出的碩果。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在澤普縣福利院的慰問演出現(xiàn)場,聲樂演員黃曉與縣民政局局長張建強交談時,得知這位民政干部27年前竟是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哨所”的一名班長。去年,黃曉曾隨團登上神仙灣哨所慰問演出,張建強得知后,向她敬了一個軍禮:“真沒想到你們能去我的老部隊,那可是‘生命禁區(qū)’啊!你們不僅上去了,還在那種極端環(huán)境下完成演唱,實在太了不起了。” 同為退役軍人的黃曉回了一個軍禮:“你們在最艱苦的地方守護國門,這份堅守值得我們崇敬,把歌聲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是我們最大的光榮。”
張建強與黃曉
在莎車縣兒童福利院,男孩努爾麥麥提從兩年前怯生生地與樂團演員合作《娃哈哈》,到今年自信地與小提琴演奏員夏文斌互動,見證著音樂帶來的成長。當(dāng)他收到“你是這個世界的寵兒”的手寫明信片時,他紅著眼眶說:“我將來想當(dāng)音樂家!”
在葉城縣的吐古其鄉(xiāng),聲樂演員高山特意趕了二十公里路來到蘇蓋特艾日克村,為三年前結(jié)識的姑再麗努爾麥麥提再次唱起《如愿》,完成一場心照不宣的約定,當(dāng)兩人眼含熱淚擁抱在一起的時候,感動了現(xiàn)場觀眾。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打造“家門口的文化陣地”
今年,上海輕音樂團在深入調(diào)研后,決定在上海對口援建的喀什四縣社區(qū),打造當(dāng)?shù)厝罕姟凹议T口的文化陣地”。樂團創(chuàng)新的“音樂微黨課”在喀什掀起紅色文化熱潮。在莎車縣維吾爾醫(yī)醫(yī)院,黨員醫(yī)護工作者在紅歌互動中重溫崢嶸歲月;在葉城縣公安局,民警通過參演《繡紅旗》沉浸式感悟紅巖精神。
董德平說,今年的“百場輕音邊疆行”采用“藝術(shù)+黨建”模式,黨建引領(lǐng),重點打造文化陣地,啟動“音樂種子計劃”,樂團將選派專業(yè)力量定期駐點,與當(dāng)?shù)匚乃嚬ぷ髡呔o密合作,進行系統(tǒng)性藝術(shù)輔導(dǎo),培養(yǎng)當(dāng)?shù)匚乃嚬歉桑瑺幦÷鋵崱爸苤苡信嘤?xùn),月月有演出,年年有晚會”的目標,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文化工作隊”,讓藝術(shù)的種子真正在喀什生根發(fā)芽,讓文化的甘泉浸潤百姓日常。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三載春秋,十萬里行程。從2023年首次啟程,到2025年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從葉城紅旗小學(xué)的稚嫩童聲,到克拉瑪依的北疆舞臺;從最初的文藝演出慰問,到如今文化陣地的扎根……上海輕音樂團以300余場演出和培訓(xùn),在喀什大地奏響動人的“同心曲”。
三年來,“百場輕音邊疆行”還把對邊疆人民的濃濃深情寫成了音樂作品,《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葉爾羌河的聲音》《三千年之戀》《艾德萊斯狂想曲》《我在澤普等著你》《到莎車去看她》等原創(chuàng)歌曲和器樂曲《金梭銀梭致青春》《春天去喀什》等都已經(jīng)留在了邊疆。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演出現(xiàn)場
隨著文化陣地的落成和長效機制的運行,上海輕音樂團將繼續(xù)用跳動的音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讓藝術(shù)之光照亮邊疆的每一個角落。
原標題:《上海輕音樂團三年邊疆行:跨越天山南北,把舞臺搭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輕音樂團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