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拯救一只雛鳥,兩個生命驟然交匯又分離。夢中的感念和尋找,卻支撐他們各自走過生命的困境。”編舞兼導演劉曉邑如是介紹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的情感內核。臺上巨大的白色布幔時而化作險峻山巒,時而變為溫柔羽翼,伴隨著鋼琴三重奏與電聲樂器相融合的旋律,成為承載情感升華的無聲載體。演員的每一次伸展、蜷縮、托舉與墜落,都直指生命共通的“生長痛”與堅韌。
7月5日,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B2音樂立方再度被純白羽毛溫柔包裹,青年舞美設計師張弛打造出了一個輕盈的“巢”狀演繹空間。由上海音樂廳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第三輪駐場演出在此啟幕,25場演出持續至7月27日。這座95歲的文化地標化身巨大巢穴,以肢體、舞蹈、音樂與夢境,托起都市人倦飛的靈魂。
文匯報記者昨天來到《百鳥朝鳳》排練現場探班時,劉曉邑特別提及令他動容的結尾片段:“當演員們發出那一聲源于生命本能的吶喊,當白色布幔和嗩吶聲象征著‘飛起來的夢想、吹出來的思緒’,劇場能量達到頂峰。” 在音樂立方的緊密包裹中,這種原始力量的沖擊被無限放大。觀眾得以在極近的距離,感受到表演者毛孔中滲出的情感張力。
三年打磨羽翼漸豐,嗩吶乍響喚醒血脈記憶
“當嗩吶聲穿透劇場,所有樂器仿佛黯然失色。”導演兼編舞劉曉邑回憶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首度加入嗩吶演奏時的震撼。
本輪演出特邀演奏家現場奏響同名經典嗩吶曲《百鳥朝鳳》,高亢激越的鳥鳴模擬與現代舞碰撞出奇特意境。這一設計源于制作團隊的敏銳洞察——此前有觀眾因“百鳥朝鳳”民樂標簽而來,卻驚訝于現代舞形式。 “傳統嗩吶的加入,既是為了回應觀眾的期待,更在當代劇場中注入民樂的磅礴生命力。”劉曉邑說。
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主創團隊包括藝術家、導演兼編舞劉曉邑,作曲家王宇波,青年編劇王濼錫等。三輪演出并非簡單復刻。首輪確立詩劇骨架,二輪新增觀眾互動環節,本輪則優化敘事節奏、調整演員調度。青年舞者們三年來對作品的理解已生質變,許多細節由他們自主創新。排練現場,劉曉邑目睹演員精準捕捉角色精神蛻變時不禁落淚:“他們對痛苦的相思、孤絕的戰斗、如影隨形的夢魘等人生各個階段的‘生長痛’的表達,已從技術升華為本能。”
巢穴之中萬物共鳴,音樂立方見證跨代際感動
在上海音樂廳B2音樂立方,百人小劇場創造著大舞臺罕見的親密感。 “觀眾能看清舞者睫毛的顫動,聽見小提琴弓弦摩擦的呼吸。”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制作人劉夏回憶。當演員化身飛鳥環繞觀眾輕舞,白發老人與孩童伸手就能觸碰羽翼。 曾有來自外地的爺爺奶奶在觀演過后的互動中,情不自禁擁抱汗透衣襟的演員:“孩子,辛苦了!”這份共情觸發了連鎖反應——樂手想起遠方親人,舞者則淚落舞臺。
2023年5月首演至今,音樂舞蹈劇場《百鳥朝鳳》已完成兩輪50場演出。今年暑期重返上海音樂廳,主創對敘事節奏進行優化,讓這場關于“成長、愛和感恩”的生命組詩更直抵人心。有觀眾三刷仍覺新鮮:“一回到‘鳥巢’就意味著夢開始了。”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感嘆:“流動的舞臺畫面雖抽象,卻迸發著極強的敘事感與情感傳達力。” 微博網友我是陳浩霖稱之為“觀眾離演員極近的震撼”:“演員眼神的能量不斷外溢,讓人渾身顫栗。” 小紅書網友皮皮在劇場稱:“如同坐在神鳥的翅膀上,在混沌的天地間破殼而出,飛躍森林、飛躍海洋。”
堅守只為純粹藝術,95歲音樂廳的無邊界實驗
明知百人小劇場有限的座位難以覆蓋運營成本,團隊仍堅持在音樂廳B2音樂立方上演。在劉曉邑眼中,這源于一種清醒的認知與珍貴的“幸運”:“《百鳥朝鳳》是超前且實驗性強的作品。能在上海音樂廳這個百年地標進行如此純粹的藝術探索,本身已是上海包容性給予的機遇。”虧損的壓力下,支撐團隊的是對作品本身的熱愛、觀眾真摯的回饋以及音樂廳對藝術創新的堅定支持。他堅信,這類追求藝術高度的作品,價值終將被時間印證。
這份堅持與上海音樂廳95周年創新探索同頻共振。今夏音樂廳同步推出三大駐場:除《百鳥朝鳳》外,沉浸聲VR體驗《尋找秘譜:穿越上海1930》展現海派文化基因,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第六輪再續火爆。另外,在南廳,公益品牌項目“音樂午茶”每個工作日演出都不停歇。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將其定義為“從音樂會空間到無邊界文化綜合體”的升級。
走出羽翼包裹的“巢穴”,觀眾掌心攥著森系帆布袋與流沙杯墊——藝術以可觸摸的方式延續日常。上海音樂廳B2音樂立方前廳里,上海野鳥會帶來的候鳥知識卡片與十余種鳥鳴錄音,將劇場余韻引向城市天際線。當少年與鳥在夢境重逢,95歲的老建筑以羽化新生的姿態低語:所有迷失的靈魂,終將在藝術巢穴認領自己的翅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