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年的大師班首次面對全體影迷開放。在今年的上影節,只要購買了相應場次的電影票,便可以參與到其映后開展的“電影學堂”活動。6月16日晚,剛播放完《投名狀》的大光明電影院1號廳,在全場影迷的掌聲下迎來了陳可辛導演的到來。
本場大師班的會談嘉賓主持為中國內地編劇,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張冀。他也是陳可辛導演的長期合作伙伴,共同合作了《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奪冠》等。
張冀老師和陳可辛導演圍繞《投名狀》和《醬園弄》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并分享了很多陳可辛導演幕后的小故事。以下是本次大師班對談中的一些精彩回顧:
陳可辛、張翼在活動現場
文字:周秭屹
排版:丁心妍
責編∶劉小黛
策劃:拋開書本編輯部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回顧內容
張冀:我其實前一天又因為要做這個活動,我又看了一遍《投名狀》,我尤其感到龐青云這個人,他越掙扎他越奮斗,他就越悲劇。我們原來說人類一思考,上帝一發笑,他笑的是你思考的內容,所謂的認真,好像你把這個當真了。我這次看我尤其覺得那句話(說的很對),“時代下人人都是承擔者”。
尤其你說的命運感,我認為這種感覺可能更大的是我剛才說的黑、白、灰的人性的模糊。
陳可辛導演:其實從黑、白、灰開始,結果碰到了比黑、白、灰更大的問題,這個確實是老實說我們在期待的是同樣的一個問題。
其實現在《醬園弄》其實更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其實里面所有人的贏、輸,命運到最后好像得到的效果,可能都不是因為他個人的力量,都是因為一些外圍的更大的東西,我們每個人就不算什么。
但是不代表那是完全悲觀的,因為我確實是因為有人嘛說陳導你可能很難不是悲觀主義者,但是悲觀主義里面我還算是挺樂觀的,因為不樂觀的話,你不會說一直每次在做,就是每次都是要把下一次覺得而我是那種每次一想到這個東西,我就覺得成了,這個東西一定會好,有那種莫名其妙的自信,但是每次碰進去之后都覺得都焦頭爛額,但是結果又冥冥中好像很幸運,好像自己很走運,不知道為什么,我們這次拍就不停的說有電影之神,就是他很眷顧我們,給到我們最好,結果往往很多東西都能解決,無論過程有多困難,但最后都能解決。
活動現場
張冀:《投名狀》剛才導演也在說他是一部質疑的,其實從好像從《投名狀》以后你就習慣去質疑,我覺得質疑本身是一種提問的,不會簡單的做判斷或者標簽去提問為什么。你說為什么龐青云他要做這樣的選擇?二虎要做這樣的選擇?他不會只是承擔一個結果,他要問為什么?其實我覺得在除了這個人的人性以外,還有跟世界的關系,跟時代的關系。
我記得《投名狀》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當時很多影評人說就是龐青云去見慈禧是吧?踩在冰面上,然后他說了一句臺詞叫“如履薄冰”。當時的影評人對此有質疑,您能跟觀眾聊一聊嗎。
陳可辛導演:因為我拍戲的方式是喜歡跟觀眾交流,我也不喜歡太留白,我是喜歡把我想的東西講得很清楚。這可能跟你跟普通跟朋友交流,你都非常需要他理解,你是什么意思,別誤解。
我不是那種高冷的,我覺得我說你聽得懂聽不懂,聽不懂就算了,不是,你一定要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我覺得那句話我們還拍了特效鏡頭,第一次弄了一個玻璃里面走,再加個特效冰塊,就是冰河上,他走,其實這如履如冰已經在盡頭了,那也沒人說我們心里沒有狀態,你就差那口氣,你那句話不說那多好,你說那句話你就去不了三大電影節。
但是結果這幾年我的朋友不停的跟我說,這幾年大家都在傳,都在網上在流傳你那一段戲的那一句話,我應該去電影節,還是應該20年后給別人去流傳的好。
我下一次再有如履薄冰的這種情況,應該說還是不應該說呢,我現在還是在考慮,還在想,但是我想到時候還會說,因為什么人就拍什么片,騙不了,你裝不了,因為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活動現場
張冀:對,這個其實我覺得導演講出來是很真誠的。因為他也跟我講,他并不會為了就是所謂某種影展的口味去改變他的電影。
我們剛才聊到《投名狀》,《投名狀》我覺得它是順應當時中國電影的發展,當中國電影當時需要這樣的內容,需要這樣用大明星,大制作,大主題拍的電影,讓當時的觀眾進到電影院。
張冀:所以其實有些時候你被一些畫面一些東西影響,你就一直有一個執念要去拍出來,但是這些其實都不是符合當時所以當時的工廠當時的潮流。
我跟陳導合作我有一個感受,就是他會在籌備開篇之前做很多實在的工作,其實他特別喜歡看硬照,就是比如說紀錄片,照片,他是比較需要用畫面看到很多很寫實的,然后他會跟他的團隊會把那些比較寫實的東西,非常高度的還原和呈現出來,我覺得其實《投名狀》在當時的大片里是屬于還原歷史感、真實感,非常突出的。
陳可辛導演:我覺得我們營造一種真實感,是靠你的想象去營造讓你覺得真實的真實感。真實感是不是真的是紀錄片真實的呢?其實并不是最重要,是你得到那種真實感能打動到你,而你希望(這種真實感)能打動你,就能感動到觀眾的情緒。
張冀:我跟導演工作,我覺得導演有一個魅力,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模式,為什么他好像在現場也不太會講太多的戲,他也不會說去指導演員到底怎么演,但是所有的演員,包括一些以前大家覺得好像戲沒有那么好(的演員),只要走進陳可辛的片場,開始以后,就會有一種魔力。
我問過導演到底是為什么?當然導演給我提供了一個解釋是說他會在跟演員確定之前,他會找演員聊一次天,聊很久,會聊到很私人很私人的情感與努力成長的回憶。
導演,您再說一說關于您跟演員的溝通。
陳可辛導演:其實我想從演員都特別難去調整,因為他們都有固定形象,因為確實我都找大明星,那這個其實是非常符合商業規則去找他們去,但是我又不甘于就拍一部純商業片,就大明星來了,就用他最強的魅力,所以每次都盡量在大明星身上去找到一些小秘密,沒人知道,然后把這些小秘密換一種方式寫進去,使到觀眾看到一面還從來沒看過。
這些演員明星他也樂意去表演一些他沒做過的東西,而且還這些東西可能在他身上有的,或者跟他一些經歷有關的,可能他自己也會(表演的)更high。
陳可辛導演:雷佳音就是說這組很奇怪,我沒拍過戲那么安靜,劇組里面通常都在喊大家好,尤其是香港導演、香港副導演都是在罵人的什么,但是在我這就很安靜。
張冀:我2012年第一次進入合伙人的劇組的時候,因為我雖然當時是個新人,進的劇組不多,但是其實也進過(一些劇組)。我是第一次看到工作人員是跑著在現場在工作,當然那個時候我覺得您的效率和工作團隊這是一方面的表現,但是我是能體會到某種拍電影的儀式感。
確實我們進入到了現場,我不知道這種拍電影的儀式,在我們今天的時代還會持續多久,說實話,但是我知道你講的那個東西,實際上我是很懷念的,很珍惜的。
陳可辛導演:我們就盡量努力持續吧,我努力拍,你們努力看。當然,像你們這些會為導演進來的人,其實很少的。這種領域擴散出去,我覺得也能擴散到,大家就更尊重電影這個東西。
我也不是一個很純粹的,說拍電影就拍電影,一離開電影銀幕就不是藝術,我也不是那種人。但是我確實覺得在電影院那么大的銀幕,跟那么多人分享交流電影故事,跟導演跟角色交流是很美妙的一個東西。還有就是跟身邊的陌生人,在你們不知道的情況之下,也不知道誰是誰的情況下,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感動,一起感受那種感覺。這種感覺在家里是不可能有的。
陳可辛導演:英文有一句話叫“you are only as good as you are as only”,就是說你就只有一部電影的機會,你上一部電影好,你下一部電影就好,大家就會來,你上過電影不好,你下過電影就拿不到工資,確實你做到了,都是這樣,都不會變,我已經認了,這個東西是不會變的。
所以在這個基礎下,我們只能平衡著市場的需要,但是絕對不能忘記自己的表達。我跟年輕導演都說,你自己不喜歡,誰會喜歡你,你一定要自己先喜歡,因為你是你自己的第一個觀眾,你不能去猜觀眾要什么,你只能去猜觀眾,你知道觀眾要什么類型,什么組合,什么樣的局才會有觀眾進來,才會有人投資,你就去組這個局。但是(說)到底,講故事,你還是會講自己想講的故事,這個是沒法改變。
觀眾提問:導演你好,這部電影很多年前剛上映的時候我就看過,然后我發現今天看跟當年看感受到真的還挺不一樣的,我問一下從您導演創作電影的視角,對您來說,這十幾年過去你對這部電影電影的最大的想法和感受的區別是什么?希望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陳可辛導演:其實剛剛說了,其實真的開始拍的時候就是(因為)想拍,一開始就是兄弟的情誼其實沒有那么好,但是結果拍的時候,就覺得人性其實黑白灰是很難分辨的,那個就是我最想說的。但是拍完之后你再看,其實到也不能說拍完再看,其實到拍到終結的時候,你就覺得人跟時代是不可能對抗的,因為時代跟更大的東西,你永遠站在一個俯視的鏡頭,你放在幾個月、幾年、幾十年、一百年,其實(會發現)所有的東西我們都很渺小,我們都不是能控制我們的命運。
這個講法好像很悲觀,我剛才已經說了重新說一遍,但我確實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因為樂觀你才能活下去,但是你不能避免作為一個會思考的人。你不能避免悲觀主義,但是你不需要因為悲觀主義做一個悲觀的人。其實人永遠都是矛盾的,角色也是矛盾的,因為人是復雜的,所以我們別把人太簡單,臉譜化。就是有一個大壞人,然后你的好人就是要把大壞人除掉,然后所有觀眾的情緒要集中,所有觀眾情緒在同一個點一起往中途去跑。
但是當你集中所有的關注的情緒觀眾肯定很爽,那就是商業電影,但是我確實覺得人生不是這樣,所以我就像我們電影院做了一個假象出來,所以我覺得電影永遠用了很多包裝,使得它好像很商業,但是里面永遠都很復雜。
活動現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