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核動力航母率先出動,帶領菲律賓艦艇試圖闖入黃巖島,緊要關頭,南部戰區海空部隊迅速聯動、堅決應對,護衛艦第一時間前出攔截。
近期,美軍“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現身中國南海海域,與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噸位最大的船只“特雷莎·馬格巴努亞”號協同行動,逼近黃巖島約30海里區域。在此期間,美軍還特別安排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駐菲相關人員及菲律賓媒體代表登艦參觀,并精心組織了艦載機飛行表演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華盛頓”號自11年前之后首次重返南海水域。
(美軍組織"華盛頓"號的參觀活動)
美軍此次部署顯然意在向敏感海域大規模集結軍事力量。去年12月16日,菲律賓參議院正式批準與日本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根據該協議,雙方可在彼此領土上駐扎軍隊。而美國此番動作,顯然是在幕后推動菲律賓在黃巖島方向制造摩擦、挑起沖突。
菲律賓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7月2日當天,菲海岸警衛隊最大巡邏艦——BRP TERESA MAGBANUA號,正活躍于黃巖島以東海域,其位置距離黃巖島大約28海里。
(菲律賓BRP TERESA MAGBANUA號巡邏艇抵近黃巖島)
面對如此局勢,解放軍自然不會袖手旁觀。7月3日,南部戰區調遣海空兵力,在黃巖島領海、領空及其周邊區域執行戰備巡航任務。公開資料顯示,海軍方面派出包括054A型護衛艦大理艦,以及056A型護衛艦遂寧艦和阿壩艦在內的多艘艦艇。空軍則出動了殲-16戰斗機和掛載鷹擊-12反艦導彈的轟-6K轟炸機。
我軍之所以能實現快速反應,得益于依托南海三大島礁構建起的遠洋預警偵察體系、島礁機場及補給網絡,使得海軍、海警船隊和空軍戰機能夠常態化巡視南海重點區域,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顯然,此次海空聯合戰備巡航的主要目標并非菲律賓本身,而是背后支持它的美日勢力。無需贅言,轟-6K所攜帶的鷹擊-12導彈正是為應對美日量身打造的武器系統。該導彈具備極強突防能力,末端速度可達音速四倍,且擁有卓越遠程打擊性能。據西方軍事分析人士估算,其有效射程范圍在400至500公里之間,相比之下,美軍航母搭載的最新型E-2D預警機探測距離僅為321公里。配備250公斤戰斗部后,即便是伯克級驅逐艦被命中一枚也將喪失作戰能力,而華盛頓號本身也難以承受轟-6K編隊發起的飽和攻擊。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盛頓”號航空母艦近年來狀態不佳。過去11年間,該艦有近七年時間停靠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維修。其余四年則用于中期燃料更換大修以及后續訓練調整。
目前形勢下,“華盛頓”號面對我方強大的海空作戰力量明顯力不從心。盡管美菲之間存在《共同防御條約》,但面對我軍轟-6K與鷹擊-12導彈組合帶來的威懾,“華盛頓”號也不得不對自身安全態勢做出重新評估。
(明顯不在狀態的"華盛頓"號航母)
在此背景下,響應美國號召前來亞太“展示武力”的英國航母選擇避讓。“威爾士親王”號原計劃訪問日韓并穿越臺灣海峽,卻因多次遭到中方嚴正警告而改變航線,轉道前往澳大利亞,未接近南海邊緣地區。這一行為暴露出北約在亞太地區軍事部署中的虛張聲勢。預計未來三個月內,南海局勢仍將維持緊張態勢。7月中旬,美國將聯合日澳啟動“護身軍刀”聯合演習,數十艘艦艇將在爭議海域集結。正當特朗普釋放訪華信號之際,美軍突然展開挑釁行動,此舉已引發美方部分官員批評,認為可能激化中方反制措施,干擾中美高層對話進程。
美國官員的憂慮不無道理,因其言行不一或將進一步招致中國更加強硬的回應。根據美太平洋司令部簡報顯示,南海空域攔截美軍偵察機的任務已由性能更為先進的殲-20執行。與此同時,福建艦即將服役,并搭載全球僅有的兩款隱身艦載機之一——殲-35。此外,中國官方還透露了第六代戰機相關信息,表明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優勢正在迅速削弱。五角大樓兵棋推演結果顯示,在南海發生沖突的情況下,美軍勝算不足三成,美國政府亦意識到對臺海問題的軍事干預將對其海軍造成災難性后果。英國方面借口臨時有事提前撤離,此舉不失為明智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