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讓全島斷電?央視公開中國神秘導彈,為臺灣地區量身定制?震懾臺獨分子的重量級武器越來越多,臺獨分子又將何去何從?最好的答案莫過于及時回頭。但以賴清德為首的民進黨臺獨分子很可能不會改變一貫維持的諂美求榮立場態度,尤其是在中美全面對抗之勢愈演愈烈的態勢之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賴清德押寶了美國死保民進黨,可賴清德越是不回頭,重量級武器公開亮相的次數頻率毫無疑問會愈來愈多及越發頻繁,因為武力震懾是反制臺獨分子的必要手段。
據媒體報道,央視在上月26日發布了一段動畫視頻,內容關涉一種疑似新型石墨炸彈武器。
據視頻畫面顯示,這種武器發射的子彈藥會在落地后彈起,而后在空中爆炸并釋放出經由化學處理的碳纖維細絲,最終結果是促使高壓電力基礎設施出現短路的不利情形。
這一武器的名字是“衛士600”(WS-600L),主要作用是破壞軍用變電站、發電站等供配電系統,但尚不清楚衛士600當下處于何種研發階段以及是否已在軍隊中服役。
但畫面一經曝出,就引來不少網友的分析評論,許多網友都認為這就是用來打擊臺灣的實戰利器,因為武力統一臺灣的代價太大,和平統一仍然是最佳選擇。
而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收益并不在和平統一的抵觸范圍之內,意思是解放軍不一定非要選擇完全摧毀臺灣的方式促使臺灣真正回歸,而是可以選擇其他多種方式。
像長時間封鎖圍困包圍就是其中一種方式,解放軍通過近年來舉行的圍臺軍事演習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做到這種程度,但圍臺軍事演習的效果并不能僅僅只反映和體現在外延層面。
恰恰相反,對于臺島內部,圍臺軍演的效果也要無比之大,這就使得解放軍需要高度聚焦于發動圍臺軍演演習之后的下一步重點打擊方向。
事實上,在今年舉行的海峽雷霆—2025A軍演當中,就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出現,相
較于去年的兩場圍臺軍事演習而言。
這一明顯變化是增加了對于臺灣基礎設施的專項打擊,包括摧毀高雄的天然氣廠、封鎖花蓮港口阻斷外援等。
眾所周知,臺灣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如果能夠實行長時間的封鎖,那么民進黨在臺灣的統治完全會岌岌可危。
屆時,解放軍只需要配合公開打出反對民進黨旗號的無數臺灣民眾即可促使美國在臺灣地區的代理人民進黨全然垮臺,而后臺灣就此真正回歸。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炸彈并不稀奇,相反,伊拉克戰爭中就曾公開亮相,美軍裝備BLU-114/B石墨戰斗部的“戰斧”巡航導彈一度使得伊拉克出現全國大面積電網癱瘓的不利情形。
除去伊拉克戰爭外,美軍還在科索沃戰爭中使用了石墨炸彈,最終結果都是美軍取得勝利。
這意味著攻擊敵方電力基礎設施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的重點內容,常規化戰爭的游戲規則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但不幸的是,不管是俄烏沖突還是新一輪巴以沖突都沒有石墨炸彈的使用記錄,不管是俄烏還是以伊都在用最原始的直接打擊方式同對手玩起了消耗戰。
如果石墨炸彈能夠出現在兩大沖突戰場之上,那么很明顯的一點是必然有一方落于實質性下風位置。
答案很簡單,電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普遍通用的能源,不管是導彈發射還是維持防空系統的運轉都離不開電力系統的大力支持。
但石墨炸彈只能用于打擊電網設施,例如輸電線、變電站變壓器等,而不能用來打擊發電廠。
發電廠還是要常規武器裝備才能真正破壞,石墨炸彈的作用原理實際類似于讓電力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和更有可能短路。
就好像給機器人設定一個特別復雜的程序,讓機器人必須要作出回應,但同時這個程序當中夾雜著大量的意識流電波。
根據“衛士600”內含90枚子彈藥的參數配置來看,很可能只需要這樣一發石墨炸彈下去,全島就會直接斷電,這樣不可謂不是為臺灣地區量身定制。
但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卻點出了劣勢所在,那就是不能在頻繁下雨的情景下使用,如每年五到十月份是臺灣雨季,這必須要避開,否則石墨炸彈將無法建功。
因為粉末會迅速粘在一起,而不能大范圍發散開來,并且產生的電路短路效果不能維持很長時間,如果要進行長時間的封鎖,需要維持定期發射的頻率。
這對于發射方來說,操作難度相當大,因為強行改變天氣至今都不在人類可以全然做到的程度,人類無法促使某一地區的天氣狀況完全掌握在自己的隨心所欲之下。
因此,這種新型導彈的最大效用仍然在于震懾臺獨分子,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讓造成極大傷亡付出極大代價的武力統一沒有開展行動的可能性。
但話又說回來了,武力統一的主動權取決于臺獨分子怎樣在不回頭的危險道路上持續狂奔。
參考資料:
港媒關注:中國披露疑似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域“全面斷電”|觀察者網
央視發布中國研發石墨炸彈的視頻——究竟是什么武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