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這一局,怕是被美國“抽梯子”抽到半空,腳下沒地兒了。
本來就快耗不起了,現在連“軍糧”都要被切斷,這下可真是雪上加霜。你可以罵澤連斯基沖動、好戰、太相信西方,但換位想想,這時候還抱著“靠美國能贏”的人,恐怕也不多了。關鍵是,這事不只是軍事層面的變化,更是整個地緣政治秩序的又一次拐點。
先說美國“斷糧”,這不是頭腦一熱,這是一步精算出來的賬。外界看著突然,其實早有跡象。從去年美國國內軍火庫存見底開始,五角大樓的算盤珠子就已經在噼里啪啦響。
你看這次暫停的,不是什么小打小鬧的子彈,而是“愛國者”、“毒刺”、155毫米炮彈”——這三樣東西,基本是烏軍能撐到今天的底牌。斷這仨,不是減配,是抽底。
而且說實話,美國也不是突然“心軟”了,關鍵是——中東那邊出事了。
以色列和伊朗打出真火,導彈攔都攔不住,美國不得不緊急送彈藥給以色列。這事一出,資源調度就是現實問題。你只能救一個,左手是烏克蘭,右手是以色列,你選哪個?
拜登或者特朗普,都只能選以色列。因為那邊不光是傳統盟友,更是美國在中東插手的落點,一塊圍堵伊朗、掌控能源通道的支點。
說白了,這不是美國“背信棄義”,而是他們本來就沒那么信。
烏克蘭打了這么久,美國確實也撒了不少錢,但撒的都是為了削弱俄羅斯,維護霸權結構,這不是什么“兄弟情”。拜登那一套“保衛民主世界”的說辭,說給選民聽還行,說給澤連斯基,太虛。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可能要上臺,那就更簡單粗暴:商人思維,只做穩賺不賠的生意。烏克蘭現在屬于“投資回報率不明”的項目,而且還可能變成“壞賬”,那自然就是第一個被砍掉的。
再看朝鮮。外媒一聽“朝鮮增兵三萬”,立馬嚇一跳。但你回頭看看前面那次派兵,確實動了人,這次不是吹風,是動真格。
很多人不理解,朝鮮為啥要管烏克蘭的事?其實想明白了,這也是一筆精明賬。幫俄羅斯打仗,不僅能換取軍火、糧食、能源,還能讓俄國在聯合國層面繼續死保自己。
更關鍵的,朝鮮這三萬兵,極可能不是打給烏克蘭看的,是打給韓國和美日看的。你不是天天在朝鮮半島秀肌肉?那我也告訴你:我有實戰經驗了,我的兵不是紙糊的。
而且,俄朝這波軍事合作,已經開始有“結盟”的味道。朝鮮兵進俄境,不排除以后俄軍也出現在朝境,這才是“聯盟”的實錘。
那澤連斯基怎么辦?跑丹麥求救,求到的是一嘴冷飯。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碰釘子了,歐洲國家內部早就對援烏“疲勞”了,一邊要搞能源轉型,一邊還要負擔軍援,日子過得也不輕松。
再加上歐洲人也看明白了,美國一旦轉身,他們就成前線,這事兒撐不下去。所以現在你看,歐洲的政策都在偷偷“降溫”:承諾越來越虛,援助越來越晚,嘴上說支持,心里想著自保。
到這步,其實有兩個更大的問題浮上來:
第一,俄羅斯有可能會贏嗎?
這事兒不能簡單說“贏不贏”,而是能不能撐到別人先認輸?,F在來看,美國搖擺、歐洲消極、烏克蘭崩潰前兆、朝鮮增兵、俄軍慢慢推線,只要俄不犯大錯,確實可能逼著烏克蘭談判。
第二,中國怎么看?
中國的立場其實一直很清楚:反對拱火、鼓勵和平談判。我們不想看到任何一個國家被削弱到無力翻身,那會破壞全球平衡。
而朝鮮增兵這件事,中國也在觀察,它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中俄朝之間的互信邊界,但也必須控制在穩定范圍內,否則半島如果擦槍走火,誰也跑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