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了吉林大學空調事件之后,這兩天又一所大學因為空調的事情上了熱搜。
對于這類層出不窮的事件,其實我想說的是,空調和暑假大學生至少得擁有一個。
近日,山東省煙臺市連日高溫。有網友發(fā)布視頻稱,煙臺南山學院東海校區(qū)學生宿舍未安裝空調,有學生被熱暈后由救護車拉走。7月5日,煙臺南山學院東海校區(qū)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中暑學生身體無大礙。針對學生反映的問題,校領導正在商量解決辦法。
根據極目新聞的記者調查得出,煙臺南山學院東海校區(qū)一名學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高溫天氣已持續(xù)多日,學校的宿舍樓沒有空調,只有一個懸掛式小風扇,風力有限,因氣溫高吹得也是熱風,他們只能靠沖涼降溫,“沖完涼不超過20分鐘又渾身是汗,昨晚2點多才睡著,6點就熱醒了。”
該學生還表示,有不少學生會去校內的超市蹭空調,但因宿舍晚上要關門,他們只能在超市待到晚上9點多。
因為之前我做過關于吉林大學沒有空調,導致學生們晚上睡覺十分痛苦的相關推送。
那條推送被一眾中登老登罵的體無完膚,這些所謂“吃苦”熬到現在的中年人,老年人。在評論區(qū)里面肆無忌憚的評價著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經不起打擊,然后轉頭又吹噓自己當時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炎熱。
尤其是在吉林大學那篇文章下,還有一群在吉林居住或是一群東北人認為我是惡意抹黑,認為現在的學生就是沒事找事,并且認為東北完全不熱。當然東北可能是不熱,但是學生宿舍和自家房子肯定不一樣,畢竟學生宿舍居住面積大而東北的宿舍又保暖不通風。
回到這個事件中,山東煙臺的溫度確實是很高的。或者說在夏天整個中國除了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沒有地方是非常涼爽的。
這是明天日間的溫度分布圖,從這張圖可以看得出來,煙臺的溫度似乎和上海不相上下,甚至比上海的溫度還要高一些。
上海的溫度高到什么地步呢?按照現在非常流行的話來講,上海現在的溫度出門就像是被牛含在嘴里一樣,又濕又熱。
那么我想煙臺的溫度肯定也是差不多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不開空調,讓我坐著不動我都無法忍受,更別提睡覺或者學習了。
而這所學校已經有出現學生中暑的情況,并且已經由救護車拉走,所幸同學并未有大礙。
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只有硬熬。那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呢?上回說吉林大學不裝空調,有人說是東北熱的時間太短情有可原。那么煙臺是否也不需要裝空調呢?是否在已經有同學中暑的情況下還不裝空調呢?
對此,學院領導回應稱,學校一些建筑樓齡都比較老,電路不太能帶得起來,所以宿舍一時半會可能沒法安裝空調。針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學校領導正在商量解決辦法。
幾乎是和吉林大學一樣的回應方式。
另外如果真的是線路老化,那么學院行政樓有空調嗎?這種層次的學校應該是沒有留學生的,我就不問留學生是否有空調這個問題了。
在談吉林大學那一篇的時候我就想如果學院不愿意掏錢裝空調,那是否學生可以自費花錢裝空調呢?但是后來我還是將這個想法否決了。因為學校提出的理由是線路老化,如果真的是線路老化的問題,學院領導也沒有空調,那么學生貿然裝空調的話,確實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是否就代表這沒有解決方式呢?
我想未必,在記者了解中有同學提到他們都在超市納涼,因為超市有空調。那么是否學校可以開放一些其他有空調的大型公共場所供學生們納涼呢?這樣似乎是對線路的壓力會小一些的。
另外針對學生中暑的問題,學校是否可以提供相應的解暑用品呢?例如藿香正氣水或者發(fā)冰塊,或者提供免費綠豆湯等行為。
最后一點我想說的是,如果上面的都不太好做或者效果不好,那么學校是否今后需要考慮提前放暑假呢?畢竟全球在不斷變暖,夏季的高溫也在不斷的出現。之后肯定會越來越熱,如果每年都讓學生忍一忍,扛一扛,那么長此以往,一個學校的人文關懷就喪失殆盡了。
當然對于這個學校我并不想做很多的批評,畢竟這個學校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并不像吉林大學那樣是985高校,我相信學校的經費可能并不充裕,學校的能力可能并不突出。如果將所有的經費都拿來給學生們安空調,那么學校的日常開銷也難以為繼,但是學校至少需要做出一定的表率和手段來緩解學生們因高溫而產生的不滿情緒和生理困難。
而不是將學生們的中暑歸結為極個別同學因為體質差所以才導致的中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