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對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做出重要部署。
“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始終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初心所在,廣電為民并不是懸浮在口頭上,而是實實在在落實在具體實踐中。
6月中旬,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帶隊赴東三省調研期間,多次強調“要提升民生欄目的群眾參與度,切實做到以人為本、為民辦事。”
鑒于此,《廣電視界》開通民生新聞專欄,全面宣傳和報道各級廣播電視臺加強與提升民生新聞、欄目的精品創作與傳播力,把民生欄目、新聞辦成群眾自己的新聞,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意,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江蘇城市頻道始終將辦好民生欄目作為服務群眾、連接社會、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頻道依托《零距離》《老開心啦》《約見名醫》《明理說法》等一系列品牌民生欄目,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提升群眾參與度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做法。
搭建融合服務平臺,精準對接民生需求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現媒體擔當
頻道始終堅持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信息傳遞、問題解決和服務供給于一體的綜合性民生服務平臺。
王牌欄目《零距離》不僅忠實記錄新聞事件,更成為解決民生難題的重要力量。2023年,欄目創新推出“美好生活?零距離幫忙平臺”,架起了一座高效連接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該平臺運行至今,年均受理各類民生訴求超過2000件,有效推動解決率近90%,切實解決了大量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
《零距離》平臺展現出強大的服務能力。針對侵害群眾財產安全的集資詐騙案件,尤其是老年人、低收入群體等易受侵害群體,欄目發揮深度調查優勢,精準追蹤。2024年,《揭露百億投資騙局》系列報道深度揭開了以香港聯眾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首的全國性集資詐騙平臺內幕,該平臺涉嫌集資詐騙、傳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擁有72萬會員。報道有力配合了公安機關的偵查工作,最終促成該犯罪網絡被摧毀,最大程度挽回了受害群眾的損失。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零距離》積極介入企業難題,推動政府效能提升。例如,揚州邗江區恒力臻選酒店因綠化道路整修權屬爭議導致施工受阻,《綠化道路整修屢屢被阻撓 揚州一酒店每天損失20萬》及追蹤報道《多部門聯動化解矛盾 恒力臻選酒店恢復施工》,真實反映了企業困境,有效促成了多部門聯動高效化解糾紛,幫助酒店挽回巨額損失,提振了投資信心。
在守護消費權益方面,《零距離》已成為常態化的監督力量。每年“315”推出的大型直播節目,成為揭露消費陷阱、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平臺。《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過期品送入原料庫還涉嫌更改生產日期》獲中國新聞獎。“羊絨衫以次充好”“58同城安居客低價房引流”等眾多案例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并有效推動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和解決問題。此外,欄目還持續在公共安全維護、鄰里糾紛調解、特殊群體幫扶、水電燃氣、交通出行、物業服務等多個民生領域深耕細作,逐步形成了“精準監督+政媒協同+長效服務”的民生服務新模式,實現了從解決單一問題到推動系統治理的顯著升級。
法治欄目《明理說法》深耕專業垂類,通過與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公安廳等政法機關建立深度合作,打造了“法治第二課堂”“開學法治第一課”等全媒體普法項目。這些項目將法庭搬進校園、將法律知識送進社區,年均覆蓋全省7000余所中小學,網絡播放量達數千萬次,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和基層群眾的法治素養及依法維權能力,為法治社會建設夯實了群眾基礎。
健康欄目《約見名醫》則立足專業優勢,不僅制作播出《荔枝健康課》等權威、易懂的全媒體健康科普節目,更創新推出“健康助理探院”直播和健康科普mini豎屏微短劇,依托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遍布全省的記者站,將優質醫療資源和健康知識下沉到基層,努力緩解群眾看病難、獲取可靠健康信息難的問題。
深耕特定群體服務,打造樂齡陪伴生態
在滿足多元需求中提升幸福感歸屬感
面對人口深度老齡化的國情,頻道立足國家戰略,將服務銀發群體作為重點方向。2024年,在江蘇省民政廳的指導下,聯動政府、智庫、學校、養老機構、涉老企業等社會各方力量,創新推出了全國首個聚焦50+群體的樂齡陪伴式媒體服務平臺——《老開心啦》。
該平臺突破傳統節目形態,整合了日播電視節目、新媒體矩陣、線上線下社群以及豐富多元的線下活動,全方位滿足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社交互動、健康管理、情感傾訴、價值實現等深層次、多元化需求。
例如,深入挖掘積極向上的銀發達人的工作和生活,記錄了百余位主人公的精彩故事,從89歲一身“針功夫”的耳針大師許瑞征,到平均年齡65+的江蘇省中醫院朝暉志愿者服務隊;從72歲的“百馬王子”勵建安,到90歲的“瑜伽爺爺”楊金海……充分展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生活態度。
《老開心啦》還開設荔枝青山學苑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舞蹈、形體、聲樂、旗袍、古箏等廣受好評的課程;組織“千人八段錦健康行、旗袍大賽、銀齡合唱團、粉絲觀影團、公益健康科普講座”等各類活動,為老年人創造面對面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
這種“內容+服務+社群”的陪伴式生態,顯著增強了老年用戶的幸福感、價值感和歸屬感,也為我們探索媒體深度服務老齡社會提供了有效路徑。相關經驗成效得到國家廣電總局的肯定,《老開心啦》獲評總局2024年第三季度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深耕垂類運營,創新融合傳播
在擴大參與中推動社會治理
為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趨勢,提升服務效能,頻道創新性地改革內部組織架構,將傳統欄目轉型升級為聚焦特定領域的“銀發+”“健康+”“文旅+”“文明+”“法治+”等運營中心。
這些中心打破了欄目間的壁壘,整合內容生產、新媒體運營、社群管理、產業資源等要素,圍繞目標用戶的核心需求,提供更加系統化、定制化的內容產品、信息服務、社群活動和資源連接,如定制銀發康養文旅項目、探索健康科普商業化合作等。這種“內容+服務+社群”的生態閉環模式,顯著增強了用戶黏性,提升了參與積極性,也為民生欄目探索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
在提升群眾參與度方面,頻道將融合傳播理念貫穿所有民生欄目的策劃、生產和互動全過程。所有欄目在內容生產之初就充分考慮新媒體端的表達和供給,實現電視端與新媒體內容的“一體化”生產。我們特別注重打造互動性強、網感足的內容產品。
2025年,《零距離》成立了專門的“橙視短視頻工作室”,致力于生產能夠引發共鳴的爆款短視頻。各欄目深耕內容質量,敏銳捕捉社會情緒,持續產出引發廣泛社會討論的原創內容,極大地提升了公眾對民生議題的討論熱情和參與感。此外,還依托欄目品牌策劃組織了大量線上線下聯動的活動,如持續開展的“城市清涼俠”公益活動、覆蓋全省的“藍馬甲”智慧助老行動以及各類文旅推介活動等,這些活動設計強調互動性和體驗感,有效吸引群眾親身參與,將單向傳播變為雙向乃至多向互動。
江蘇城市頻道的實踐表明,民生欄目要真正贏得群眾信賴、提升參與度,關鍵在于將“為民辦實事”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未來,頻道將進一步強化民生欄目的公共服務屬性,拓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在服務老齡化社會、助力基層治理、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媒體、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貢獻廣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