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思維)據四川省地災防治指揮部辦公室消息,7月4日8時至7月5日8時,阿壩州和甘孜州共接報泥石流災情3處,災民全部轉移,無人員傷亡。
據甘孜州地災防指辦報告,發生在當地的兩起泥石流,均預警響應及時,當地已提前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避險。
阿壩州地災防指辦報告的消息顯示,7月4日17時15分,阿壩州理縣古爾溝鎮沙壩村梅朵組發生一起泥石流災害,初步估計泥石流方量約20000立方米,造成國道G317線K230+100KM處中斷,沙壩村梅朵組多處房屋損毀、電力中斷、村道中斷。截至7月5日8時,消防、鄉鎮、派出所等救援力量已趕赴現場,疏散轉移群眾77戶174人,暫無人員傷亡。
事發時,受災地沙壩村村委會的會計丹巴澤郎剛在家中做完飯,他看到村干部微信群里,住在梅朵溝溝口處的村干部發了一張泥石流的照片,然后網絡就斷了。丹巴澤郎認出,發生泥石流的是梅朵溝,位于兩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峰之間。
7月4日,沙壩村被泥石流沖毀的房屋和公路。受訪者供圖
丹巴澤郎表示,最近幾天古爾溝鎮一直陸陸續續下雨,泥石流發生前還下了一陣中雨,村干部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會收到氣象預警通知。7月3日17時,四川省水利廳、四川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預警,阿壩州理縣在藍色預警范圍內,這意味著7月3日20時至4日20時,這里可能發生山洪災害。預警期間,村干部每天都會按要求在村里巡邏、監測水位,匯報異常情況。
收到泥石流的照片后,丹巴澤郎立刻開車出門觀察。他看見,兩側山體的泥土、石塊正沿著梅朵溝“像一條蛇一樣很慢很慢地向下蠕動”,能聽到石頭摩擦的聲音。突然,丹巴澤郎聽見一陣悶雷似的響聲,泥石流的規模陡然擴大,裹挾著石塊和樹木,匯成一股往下沖,推倒了村道上的電線桿,掃平了村民的家。
與此同時,就住在溝口附近的村干部張平正在幫困在三樓的鄰居——一位80歲的老人撤離。老人耳背,發現災情時,泥石流已經堵住房子一層的門窗,他只能往樓上躲。張平發現后,將老人從三層解救下來,扶著他向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兩側跑。剛跑到安全位置,突然聽到一聲轟響,泥石流把兩家人的房子吞沒了,還有張平那輛原本有時間搶出來的車。
據了解,沙壩村平均海拔2100多米,村里多是青壯年勞力,以種植蔬菜、赤松茸等經濟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丹巴澤郎介紹,初步估計此次泥石流造成國道、村道、房屋、土地損失等共計約5000萬元。
“人命是第一位的。”這是這次受災村民的共識。災害發生時,梅朵組受災的25戶共101人,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大約只用了十幾分鐘,“很多人跑出來兩手空空,什么都沒帶。”丹巴澤郎說,這次高效撤離得益于每年鄉鎮發起、村里組織的防洪演練。
隨后,經過災情研判,撤離范圍擴大。僅用1個多小時,沙壩村一共77戶174人安全撤離到山腳的應急中心,隨后又被鎮政府安置在鎮上的多家賓館中。
一家安置村民的賓館老板華爾丹哥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賓館接待了一個避暑游客團,其余空房安置了35名沙壩村災民,他免費為他們提供早餐和兩晚住宿。除了他,鎮上其他安置賓館在接到鎮政府通知后,也主動提出為災民免除住宿費用。
丹巴澤郎說,截至7月5日晚,村里通信已經恢復,目前正在搶修水電和網絡,大型機械也在現場清障。雨也已經停了,古爾溝鎮是避暑勝地,天氣涼爽,陸續搬回村里的人們正在安全地帶搭建活動板房和帳篷。
編輯 彭沖 校對 付春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