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身上吃的虧,中國絕不再犯!近期中美貿易博弈再升級:特朗普政府擬于7月4日公布新關稅稅率,中國商務部搶在日前對歐盟白蘭地啟動反傾銷征稅。
越南“觸雷”與美簽署含對華限制條款的貿易協議,轉運商品將被美征收40%關稅,越南也將成為首個被指“助美打擊中企”的國家。
中方迅速回應,除評估反制美越協議外,更以對歐征稅釋放明確信號:任何出賣中國利益的貿易協作都將面臨反制。
隨著7月9日關鍵節點臨近,那么大家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商務部此舉呢?
歐盟自己點火自己受
這一次是歐盟自己點燃的火,當歐盟委員會決定要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揮起關稅大棒時,想象中的同仇敵愾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場尷尬的投票。
那份要給中國電動車加征最高35.3%關稅的提案,在沉默中,被勉強推上了岸,歐盟27個成員國里,只有10個點頭贊成,5個明確反對,剩下12個國家干脆選擇了棄權。
要知道,在歐盟并不是贊成和反對不成正比,并不意味著就一定不會成功,只要反對國的總人口沒達到總數的65%,那些沉默和棄權就等于默許。
于是這項被北京斥為公然違背世貿規則的保護主義大棒,就在歐盟內部巨大的分歧中產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行動背后,法國叫得最響、推得最賣力的那一個,而歐洲的工業心臟德國,從一開始就板著臉,強烈反對。
德國的汽車巨頭們比誰都清楚,電動化和智能化是無法繞開的未來,而在這條新賽道上,中國已經沖到了前面,是不可能避免的。
對德國人來說,這道題并不難解,關上大門是把未來的老師和伙伴一起關在門外,敞開大門,在競爭與合作中學習,才是升級自家產業的唯一活路,只可惜在歐盟這個大家庭里,德國對現實的理性還是被法國壓倒了。
北京的反擊
隨著歐盟做出決策,北京的反擊接踵而至,但這一次,并沒有興師動眾,而是簡單的一擊斃命。
其實早在今年一月,中國商務部就應國內產業的申請,悄然啟動了對歐盟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經過幾個月不疾不徐的調查取證,最終裁定傾銷成立。
自7月5日開始,加征27.7%至34.9%的反傾銷稅,而這最終也是穩穩地指向了巴黎。
要知道,法國有數千家葡萄酒生產商,而白蘭地尤其是干邑白蘭地,就是法國最耀眼的成績,銷售狀況將直接決定了整個產業鏈的榮枯。
以行業巨頭保樂力加為例,中國市場貢獻了其全球近10%的銷售額,而這其中干邑白蘭地就占了一大半。
如今高懸的關稅壁壘,讓葡萄滯銷、酒價暴跌的陰影,開始在法國的莊園上空彌漫,那些在加拿大菜籽油事件中沒能記住的教訓,今天正以一種更苦澀的方式,在法國酒商的舌尖上重新發酵。
據說,對于法國人此刻的窘境,有人靜靜地看熱鬧,而那些當初立場搖擺的國家,也開始重新打算盤了。
西班牙同樣是歐洲重要的汽車生產國,在電動車關稅投票時,它選擇了棄權,眼看戰火燒到了隔壁鄰居家,西班牙人趕緊出來打圓場,呼吁雙方坐下來好好談,千萬別讓貿易戰鬧大。
北京這一招,不僅讓始作俑者感到了切膚之痛,更精準地插進了歐盟內部本就存在的裂縫,把裂痕就這樣放大了。
當然中國的工具箱里,絕不止白蘭地這一張牌,一個更強烈的警告信號,也已經擺上了臺面:北京正在研究,是否要提高大排量進口燃油車的關稅。
這個舉動其實一般都能看出來是為了應對誰,畢竟德國的豪華汽車產業也都是知名的,而這意思很明白,光投反對票還不夠,你得拿出更積極的行動,去影響甚至改變布魯塞爾的航向。
殺雞儆猴
當然這不只在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下,就在中國宣布裁決的前夜,美國也沒閑著,特朗普政府放風,要提前全球關稅的“大限之日”,甚至威脅稅率最高可以加到70%。
美國的目的很清晰,它不僅要從盟友身上找利益,更希望盟友們能聽話地站好隊,在全球供應鏈里,一起孤立中國。
都知道,在不久前,越南和美國簽署的一項貿易協議,其中針對“轉運商品”的懲罰性關稅,等于是在幫美國精確打擊那些借道越南的中國企業。
所以北京對歐盟出手,既是對越南這種“踩雷”行為的間接回應,也是一場殺雞儆猴的表演。
是要讓所有正在猶豫和觀望的國家看清楚一件事:配合美國圍堵中國,換不來什么豁免權,反而極有可能,讓自己成為大國博弈中最先被吃掉的一員。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交鋒中,北京也并沒把門完全焊死,在白蘭地案中,中方接受了部分歐盟企業的價格承諾,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免于征稅。
商務部的發言人也反復強調,中方愿意通過對話來解決分歧,這既是姿態,也是臺階。
這一連串軟硬兼施、精準打擊的組合拳,背后是一種深刻的轉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當面臨不公的貿易待遇時,北京的選擇,往往是克制和忍讓,這既是和平發展的外交需要,也和當時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有關。
但近兩年來,情況不一樣了,隨著經濟體量和綜合國力的躍升,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角色和心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當單邊主義的大棒再次揮來時,中國展現出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堅決和自信。
這種轉變不是要去主動挑起貿易戰,而是基于實力變化后的一種必然,一個有能力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大國,已經不會再選擇默默吞下苦果。
中國希望交朋友,但交的朋友絕對不是那些那些當面握手、背后捅刀的朋友,俗話說得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最終這場由電動汽車引發,卻在白蘭地酒杯里掀起巨大波瀾,但是也讓外界看清楚了一個現實,如今在世界上純粹的商業邏輯正在迅速退場,從稀土到芯片,從不銹鋼到汽車,越來越多的商品,被貼上了看不見的政治價簽。
歐盟的小算盤本以為會為自己爭取到利益,殊不知這些利益只是短暫的,最終只會讓自己完美地錯過這個時代全球最活躍、最龐大的創新市場。
當所有商品都可能成為博弈的籌碼時,貿易的牌桌上,可能就再也沒有純粹的生意人了。
參考信源
央廣網2025-07-03——商務部: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
南方網2025-07-05——商務部:中方愿意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摩擦
央廣網2024-08-29——商務部回應“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關稅”:將按工作程序認真研究業界和專家的意見建議
環球時報2024-10-04——“5國反對,12國棄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