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近日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發言人表示,今年4月以來,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嚴重沖擊多邊貿易體制,嚴重破壞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對此,中方一直堅決反對。實踐證明,只有堅定捍衛原則立場,才能真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在4月初拋出所謂“對等關稅”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眾多貿易伙伴給予了為期90天的“緩征期”,7月9日是“緩征期”截止之時。隨著期限臨近,歐盟官員近期密集發聲,警告歐盟國家做好與美國談判失敗的準備。據德國《焦點》雜志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出人意料地向美國企業承諾,后者將在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實施過程中擁有發言權。此舉被認為意在“安撫特朗普”。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費伯警告說,歐盟委員會不應向美國科技巨頭讓步。
馮德萊恩(資料圖)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歐美之間打了幾個回合,從一開始特朗普漫天要價,到后期雙方展開了一系列談判,再到此前美國作出所謂暫緩征稅的決定,實際上是給雙方留下了一定的緩和空間,但隨著7月9日美國方面延期最后期限到來,歐美在談判層面并沒有取得什么積極進展。一方面現在歐洲的確在現實利益上,對美國依賴非常大,不僅在貿易投資上對美國有依賴,現在在能源和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加大。
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稱,未考慮推遲7月9日恢復加征關稅的時間點。他還表示“會給多國發信”通知將提高稅率。圍繞7月9日關稅最后期限的博弈仍在持續。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日表示,是否延長截止日期將由特朗普定奪,但他預計在期限前將有一系列協議陸續達成。
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經濟事務研究員克里斯蒂娜·馮(Kristina Fong)也觀察到,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多元化貿易市場,特別是正增加與中國的貿易,“這是一種緩慢積累的勢頭”。
特朗普(資料圖)
歐盟外交官表示,但即便在最樂觀情況下,歐盟預計協議仍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對等。截止期限前一周,歐盟委員會向27個成員通報稱,談判結果仍存在從框架協議成功簽署到美方擴大加稅范圍等多種可能性。如果即時關稅減免目標未能實現,布魯塞爾將面臨兩難抉擇:要么接受嚴重失衡的條款,要么啟動反制措施。另一種可能是延長談判期限,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一表示任何延期決定權在特朗普,但所有協議須在9月1日前完成。
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挑釁,中國拿出了“奉陪到底”的強硬態度,一步也不讓。即使后來特朗普多次想要求和,自己找了不少臺階,中方也不予理會,這也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最近中國又開始有新動作了,五年貿易博弈也迎來了總清算。中國向30國發送了加稅通知,這次涉及的是 不銹鋼坯和熱軋板卷,和稀土一樣,這兩種都是工業原材料。根據官方消息,包括歐盟27國,還有韓國、英國以及印尼等國家全都被加征了“反傾銷稅”,最高達到了103.1%!
不銹鋼(資料圖)
我們的加稅反制,也是在提醒各國,別把侵犯中國利益,當成對美示好的投名狀。中方言盡于此,可總有國家不當回事,非要越過紅線。最典型就是歐盟,馮德萊恩拼命攻擊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同時,歐盟一直無理排擠中國電動汽車,拼了命想渲染聯美抗中戰略。可特朗普是咋回應的呢?他公開表示歐盟非常惡心,特別難搞。言下之意,特朗普只想要歐洲出血,供養美國。至于什么美歐聯合抗中,特朗普沒啥興趣,歐盟別來沾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