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天,要把人烤化了?上周南京快遞員送貨中暑,ICU躺了三天才脫險。中國氣象局說,7月上旬江蘇多地最高溫超41℃,破了歷史同期紀錄。
手機里高溫紅色預警,比外賣通知還勤。
有人笑“太陽請了火焰山的猴兒”,笑完直擦汗——熱是真熱,命是真懸。健身達人晨跑中暑昏迷,網友懵了:不是說身體好的扛熱嗎?
錯!
中暑專挑“自認能扛”的年輕人,去年研究說,重度中暑里30歲以下占了四成。人體控溫像燒水,超過40℃就“撲騰”——血管擴張、排汗不管用,臟器跟著“罷工”。頭痛、惡心、手抖,這些信號別當“累了”,陰涼地歇會兒都算撿條命。
“多喝水就行”?錯!光灌白水不補鹽,容易抽風、迷糊。
“不曬太陽就安全”?錯!
38℃的室內,悶得像蒸籠,照樣能中暑。“空調猛吹降溫快”?
錯!20℃和40℃來回鉆,血管“蹦迪”,頭暈心慌找上門。戶外干活兒的、帶孫的老人、跑操的學生,這三類人最危險。
南京今年加了320個清涼驛站,快遞員、環衛工能進去吹空調、喝綠豆湯。但自個兒不注意,驛站再近也白搭——上午10點到下午4點,能不出門就別出門。
穿淺色衣服、戴寬檐帽,比打傘管用,2024年研究說,這樣能降3℃體感溫度。
出汗多了喝鹽汽水,比冰鎮可樂強——鈉補夠了,才不會腿軟、眼黑。老人怕空調“吹病”,寧可悶著?
錯!65歲以上體溫調節慢,中暑了不喊疼,等發現晚了。子女勤看看:汗少不少、話多不多、杯子里水喝沒喝。
高溫不是“熬幾天”的事兒,去年江蘇因熱射病住院的,比前年少了兩成——因為大家學聰明了。
41℃的天,別和太陽較勁。不是你不怕熱,是熱從來沒怕過你。關注我,明天說“高溫天做飯省電小妙招”,熱歸熱,日子得細著過。
身體不舒服別硬扛,趕緊找醫生,咱不賭這口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