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又名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代國君,中國古代傳說中酒的發明人。
關于杜康釀酒,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說是杜康有一次晚上做夢,夢到一位仙人告訴他一個秘密。只要他在九日之內取別人的三滴鮮血滴到他門前的那口井里面,井水就會變成仙水。杜康醒來之后就出門取血。
碰到的第一個人是一個讀書人,杜康答應他事成之后分他一碗水之后就取了一滴他的鮮血。碰到的第二個人是一位將軍,將軍聽到他說的夢之后不由分說就取了一滴自己的血給他。第三個人他找了好久沒有找到,等到時間快到了的時候,在路邊見到一位傻子,他就花了一點銀子從傻子身上取到了第三滴血。
拿到三滴鮮血之后,杜康連忙將血帶回家滴到井里,不一會兒,井水變得清澈起來,一陣陣的香味冒了出來。他連忙回屋拿桶打了一桶井里的水,舀了一碗就喝了起來,果然十分美味。杜康就給這美味的仙水取名為酒。
因為這酒加了讀書人、將軍和傻子的鮮血,所以剛開始喝酒的時候大家都是互相祝賀,像讀書人一樣的遵循禮節;等到喝的差不多了,就開始像將軍一樣豪邁,一杯一杯的干個不停;喝到最后,就像傻子一樣要么狂吐不已,要么像瘋子一樣又哭又笑,要么就躺在地上直接睡覺了。
第二種說法
相傳杜康善于治理國家,讓老百姓們都安居樂業。隨著農耕不但的發展,大家每年種的糧食都多到吃不完。看到每年浪費的這么多糧食,杜康決定要想個儲存糧食的好辦法。
一天,杜康路過一個放了很久的儲糧山洞時,發現地上躺了許多動物。他以為這些動物都是過來偷糧食吃,連忙跑過去一看,卻發現那些動物都睡著了。旁邊順著放糧的地方有一道淡白色的水流,水流發散出一種奇特的香味。他用手沾了沾,放在嘴里嘗了一下,頓時覺得神清氣爽,美味至極。
杜康就把這種美味的白水帶回去給大家飲用,大家都稱贊不已,紛紛用自己家里的沉糧做起酒來。從此之后,酒就這樣在民間傳揚開來,大家都稱杜康為酒圣。
后世對于杜康發明的酒非常喜愛,但美酒雖好,可不能貪杯哦。
這里分享古代一些名人關于酒的名言: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記載到“古者杜康初作箕帚、秫酒。智康,杜康也。”
三國時期的曹操短歌行里面那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東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自稱“惟酒是務,焉知其余”
詩仙李白的“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