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核心數據出來了,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大降,由4月增長3%轉為下降9.1%。
原因很簡單,還是有效需求不足,產品賣不出去,只好低價去庫存,這是典型的通縮場景; 順便說一句,所謂需求不足,在經濟學的表述上一律指有效需求不足,網友有強大的消費欲望,可口袋里沒錢,那就不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僅僅是有市場,也要有購買力。當我渴的時候,想喝下整個大海,真喝起來,也就是一杯。
真正可怕的不是哪一個月利潤下降,而是趨勢,5 月份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了 3.3 個百分點,已連續(xù) 31 個月收縮。產品出廠價格下跌,企業(yè)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為了求生還是在不斷擴大生產,繼續(xù)低價競爭,以規(guī)模換生命周期,同時債務繼續(xù)加大,下降螺旋也繼續(xù)下降。
辦公室精英的策略是刺激消費,差不多所有政策都是引“錢”出洞,比如以舊換新,消費補貼,不能說一無所用,短期也會有明確的市場反應,但說到底是預支了未來的消費,矛盾并沒有解決,滾動的代價是雪球越來越大。
最簡單的邏輯是抓兩頭,一頭要承受關稅戰(zhàn)的沖擊波,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決定了不能指望外需補內需,更不能指望內需補外需,產能出清不可避免,失業(yè)率提高也在所難免。
另一頭是增加貨幣供應,這方面政策已經很給力,但市場動靜不大,說明錢沒有流到消費者手中,以舊換新的前提是消費者手里有錢,刺激政策充其量就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促銷活動,最終還是要下決心直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別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升級。
面對上半年數據,如果沒有超強政策出臺,做根本性的扭轉,說明是真的難了,是工具箱里的工具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