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義,這位曾在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都擔任過核心高管的“雙面人”,他的警告比任何報告都更值得琢磨。他看到的,是臺積電的成本控制手冊,和中國大陸的舉國打法。所以他預警,全球成熟制程芯片市場,即將迎來一場由中國大陸主導的血洗。一旦技術閉環完成,大陸企業將用成本優勢淹沒一切,別人都得倒下。
v
別再只盯著3nm、5nm了,那只是芯片產業的塔尖。真正的戰場,是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你的汽車、空調、路由器、充電樁,里面跑的幾乎全是這些芯片。這個市場不追求極致性能,只追求穩定和成本。誰能把價格打下來,誰就掌握了工業世界的命脈,這是一個關乎體量和生存的基本盤戰爭。
v
中國芯片真正的殺手锏,不是補貼,而是“技術閉環”。這四個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從設計軟件(EDA)、到制造材料(硅片、光刻膠)、再到生產設備(刻蝕機、清洗機),逐步擺脫外部依賴。當整條產業鏈的成本都用人民幣結算,并且不受任何禁令影響時,價格的屠刀就握在了自己手里。
v
廣州南砂晶圓就是最生動的案例。他們把6英寸碳化硅晶圓的價格,從國際主流的1500美元,硬生生砍到了500美元。結果是,美國行業龍頭Wolfspeed的股價雪崩,三年暴跌96%,被迫變賣工廠求生。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未來無數次價格戰的預演。先用龐大的內需市場(比如新能源車)消化國產芯片,再把成本優勢推向全球。
v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報告,中國大陸在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的產能份額,已經超過33%,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未來幾年,全球新建的芯片廠超過一半都在中國大陸。中芯國際、華虹、合肥晶合等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產,這股洪流才剛剛開始。
v
很多人沒看懂中國的策略,以為被美國制裁了,就只能在中低端打轉。實際上,這是一種“以戰養戰”的陽謀。通過在成熟制程市場發動價格戰,瘋狂搶占份額,獲取巨額利潤。然后,再把這些利潤反哺到14nm、7nm甚至更先進制程的研發中去。用低端市場的現金流,去攻克高端技術的壁壘。
v
這一策略的最終目的,不是簡單的自給自足,而是重塑全球依賴。當歐、美、日、韓的汽車廠、家電廠、工業設備商,都發現最穩定、最便宜的芯片只能來自中國時,所謂的“卡脖子”就成了一個笑話。到那時,中國芯片企業不再是全球供應鏈的“補充”,而是“基石”,誰也離不開誰,但主動權已經易手。
v
所以,蔣尚義的“通殺”預言,并非危言聳聽。他看到了這場變革的本質。全球芯片產業的版圖重構,不是通過先進制程的單點突破,而是通過成熟制程的全面覆蓋。對于聯電、格芯,甚至臺積電和三星的成熟產線來說,真正的風暴已經在地平線上清晰可見,問題不再是它是否會來,而是如何活下去。
中國芯片必將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