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樓市平均每月新增庫存超過420萬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為非住宅,即公寓、商鋪、寫字樓等產品,去化周期比住宅產品更長,去化壓力更大。
全國樓市一、二手房同處庫存高位,今年下半年“大力去庫存”將是市場主旋律。
從城市角度來看,雖被稱為房價收入比最合理的城市,但重慶如今的庫存量位居全國第一,此前的土地、房產天量供應造成了當前的局面。
成都和沈陽位居庫存第二、第三,成都對去庫存頗有心得。其后是蘇州、西安、天津、杭州、鄭州和廣州、哈爾濱、大連。杭州的高庫存以2015年后的產品為主,成都、西安、蘇州、重慶等城市的高庫存雖然年份相對均衡,但有不少為2005年至2015年周期。
蘭州、太原、天津3城的半數左右庫存都為20年甚至更高房齡,去化難度更大。較高房齡的二手房,一旦入手就有秒變“老破大”的風險,因而不受市場歡迎,形成惡性循環。
各地庫存以100-140平方米的大戶型為主,占比高達40%以上,70平方米以下與70-100平方米的戶型合計占據四分之一左右。
此前,各大城市為去庫存,大多采用供給側縮表、需求端減負、制度性更新等舉措,但效果不一。目前來看,想要更好、更快地去庫存,放開政策限制,更有針對性地為購房群體減負是較好選擇。
期待各城與企業都可以如期順利去庫存,輕裝上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