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越往后走,越要剪掉生活多余的枝丫。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特別愛操心的人。
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他管著;家里家外的事情,他盯著;
就連八竿子打不著的人,芝麻綠豆的事,他都放心上。
一天天累得自己心浮氣躁,到最后別人還不見得領情。
越是上了年紀,越要“自私”一點。
不要過度操心任何人,關系再近也不要干涉太多。
看過一句話:“當操心演變為無孔不入的控制,永不停歇的擔憂,那愛與關懷就成了令人窒息的牢籠。”
愛操心的人,大都有一副熱心腸。
但老話說的好,“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
倘若每天都牽掛著所有的事,哪還有心力經營自己的生活?
背負著所有人的喜怒哀樂,我們的步伐只會越來越沉重。
倒不如退回到自己的人生課題,先顧好自己的一切。
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遇到點麻煩事,先揣測別人的感受,完全忽視自己;
明明沒發生什么,還是各種擔憂,心里焦慮得不行;
一想到未來,怕這怕那,搞得自己坐臥不安內耗嚴重。
人的心理空間、能量、情緒都是很有限的。
過度操心他人,很容易攪亂自己的磁場和生活節奏。
不如建立心理邊界,收起多余的“責任感”,把情感與精力內收,先共情一下自己。
有一位作家說:很多人心里有個很嘈雜的“電臺”。每天不定時地傳遞焦慮,聽得久了,生活里的快樂便所剩無幾。
如何遠離焦慮?可以試試做這兩類事情:
一是屏蔽負面信息。
不過度獲取信息,尤其是負面新聞、謠言等;
遠離“負能量”的人,拒絕和他們一起發牢騷;
少看恐怖、暴力視頻和制造焦慮的言論。
二是多吃“精神蛋白質”。
所謂“精神蛋白質”,就是一切積極、正能量的精神食物。
比如,看勵志片、喜劇電影、讀令人振奮的書籍、結交陽光快樂的朋友;
比如,多去戶外走走,在廣闊天地間舒展心胸,心大了,事就小了。
再比如,每周留出固定時間來獨處,安撫自己的內心;
一本書中說: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不斷做減法。
人生越往后走,越要剪掉生活多余的枝丫。
看過一段話:
當我們把所有精力都投射到他人身上,總在擔憂,或試圖掌控、安排別人時,我們交出的不僅是時間和精力,更是自我存在的根基。
來源丨新華社
北林發布
微信:beilinfabu
郵箱:blqwxb@163.com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電話:0455-8315012
舉報郵箱:blqwxb@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