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的最新一輪通話,讓白宮“非常不滿”,美國甚至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看來在烏克蘭問題上,盡管俄羅斯現在給美國面子,但美國說話也未必管用。尤其是在當下,俄羅斯已經宣布開辟新戰線了,情況對烏克蘭而言更加不樂觀。
美俄通話鬧掰,白宮威脅制裁
最近這一輪美俄高層通話,讓白宮的臉色相當難看。7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了電話,原本想著能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點共識,結果特朗普剛放下電話就對著媒體抱怨,說這次通話“毫無進展”,甚至用“心不在焉”來形容普京的態度。這種公開的不滿,在美俄外交場合可不多見。
特朗普為啥這么生氣?關鍵還是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沒給他面子。普京在通話中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在烏克蘭的目標,而且強調俄烏談判是雙邊問題,美國不應該過度介入。這直接戳中了特朗普的痛點——他上臺后一直想通過調停俄烏沖突來展現外交能力,結果普京根本不接招,反而讓美國顯得尷尬。更讓白宮上火的是,普京還提到俄方正在等待俄烏第三輪直接談判的時機,言外之意就是“談不談取決于烏克蘭,美國說了不算”。
為了施壓,美國又祭出了制裁大棒。特朗普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包括銀行業在內的大規模制裁,還考慮加征關稅。不過這招現在有點不好使了。一方面,歐盟在6月的峰會上雖然嘴上說要加大對俄施壓,但實際上沒達成新的制裁協議,反而宣布2025年給烏克蘭306億歐元的財政援助。這說明歐洲國家對長期制裁俄羅斯的興趣在下降,美國想單打獨斗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俄羅斯早就適應了制裁環境,通過能源出口多元化和國內產業調整,經濟并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那樣崩潰。
更讓美國頭疼的是,烏克蘭對制裁的反應也不買賬。澤連斯基一邊呼吁加大對俄制裁,一邊卻在戰場上繼續消耗西方援助。這種“既要錢又不聽話”的態度,讓美國在外交上陷入被動。普京倒是很淡定,他在通話中強調“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必須實現,言外之意就是“制裁沒用,戰場上見真章”。
俄軍撕開20公里新戰線,烏軍壓力陡增
就在美俄扯皮的時候,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動作可不含糊。7月3日,俄軍宣布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撕開了一條20公里長的新戰線,從別爾哥羅德州源源不斷地向哈爾科夫推進,直接威脅庫皮揚斯克和沃爾昌斯克。這個突破可不簡單,因為哈爾科夫州是烏克蘭東北部的戰略要地,一旦失守,不僅會切斷烏軍的后勤樞紐,還能威脅到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市。
俄軍這次進攻和之前的靜態對峙完全不同,簡直是“火力全開”。他們采用了分層火力覆蓋戰術:100公里外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精準打擊高價值目標,70公里內用“龍卷風”火箭炮地毯式轟炸,50公里內用“柳葉刀”巡飛彈和衛星制導炸彈定點清除,5公里內則出動FPV無人機和掛載反坦克地雷的大型無人機“清場”。這種打法讓烏軍防不勝防,連地下掩體都被鉆地彈和溫壓彈炸得粉碎。
俄軍還創造性地用無人機掛載磁化金屬棒誘爆烏軍的磁性反步兵雷,徹底瓦解了烏軍的防御體系。 烏軍這邊就慘了。為了應對俄軍的攻勢,他們從其他戰線抽調了精銳部隊,但結果卻是顧此失彼。比如在庫爾斯克方向,烏軍15個旅被打光,近6萬人傷亡,數千輛裝備被毀。現在哈爾科夫方向吃緊,烏軍不得不再次從頓巴斯前線調兵,導致頓涅茨克的防御更加薄弱。
俄軍的無人機數量是烏軍的數十倍,每天出動3000架次進行偵察和攻擊,而烏軍的防空系統在長期消耗下,攔截彈藥已經嚴重不足。 最讓烏軍絕望的是俄軍的戰術創新。比如在別爾哥羅德方向,俄軍突擊隊通過一條廢棄的天然氣管道,潛行了12公里,從背后突襲烏軍據點,這種“管道奇襲”戰術讓烏軍根本防不住。還有在哈爾科夫,俄軍使用電子戰系統干擾烏軍的通信和無人機,然后用自殺式無人機進行飽和攻擊,烏軍的指揮系統一度陷入癱瘓。
烏克蘭腹背受敵,西方援助跟不上
現在的烏克蘭,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東邊被俄軍打得節節敗退,西邊的西方援助卻越來越不給力。雖然歐盟承諾2025年給306億歐元,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凍結俄資產的利息,實際能用于軍事的資金有限。美國那邊更麻煩,國會因為內部分歧,對烏軍事援助法案遲遲通不過,導致原本承諾的防空武器和彈藥交付延遲。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特之前拋出“三不原則”,明確表示不派兵、不接納烏克蘭入北約、不支持恢復2014年邊界,還要求立即停火。這相當于直接告訴烏克蘭,別指望西方會為你流血犧牲。歐洲國家也在悄悄減少軍援,德國、法國的武器交付速度明顯放緩,連法國援助的幻影2000戰機,雖然已經運抵烏克蘭,但飛行員培訓和配套彈藥卻沒跟上,短期內根本形成不了戰斗力。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基輔連續遭到大規模空襲,539架無人機和11枚導彈讓城市基礎設施嚴重受損,電力和通信中斷,民眾生活陷入混亂。前線更是慘不忍睹,烏軍在哈爾科夫集結的無人機和電子戰部隊被俄軍空襲重創,外國雇傭兵突擊隊也被消滅,士氣跌到了冰點。更糟糕的是,烏克蘭的軍工體系在俄軍的持續打擊下,已經無法自給自足,炮彈、無人機等關鍵物資嚴重依賴西方援助,而西方的援助卻越來越少。
澤連斯基現在是兩頭受氣。對內,他不得不宣布“千人對千人”換俘計劃,試圖提振士氣,但民眾對戰爭的厭倦情緒越來越明顯。對外,他一邊呼吁國際社會繼續支持,一邊卻不得不接受西方的“三不原則”,這種憋屈讓他在國內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而俄羅斯那邊,普京顯然已經看透了西方的虛弱,他一邊加大軍事壓力,一邊放出“談判窗口”,試圖用戰場優勢逼迫烏克蘭妥協。
這場沖突打到現在,誰是真正的朋友一目了然。就像巴基斯坦在印巴沖突中看清了中國的支持一樣,烏克蘭也該明白,西方國家的承諾在利益面前往往靠不住。但可惜的是,烏克蘭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在西方援助的夾縫中繼續掙扎,而俄羅斯的新戰線,正一步步把它推向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