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蘇州隊坐鎮昆山奧體中心迎戰揚州隊。作為江蘇省唯一通過國際足聯認證的最高標準專業足球場,昆山奧體中心當天涌入43617名熱情球迷為球員熱烈助威,打破“蘇超”單場觀眾紀錄(不過這個紀錄后面很快被南京奧體中心超越了)。
筆者是蘇州(常熟)人,當晚朋友圈的“現場”盛況空前。一場3:0,也讓足球熱情徹底席卷姑蘇城。
而這盛況,似乎遲到了多年。
從中華巴薩到昆山FC
中國昆山,你懂的
昆山,通過地鐵與上海、蘇州相連,GDP超5000億,被譽為“最強縣級市”。在兩年前,“升班馬”昆山FC悄悄地在中國足球版圖上消失。他們剛剛創造中甲歷史最佳戰績,在外界好奇于他們將如何在中超賽場上大展拳腳時,他們選擇了放棄,甚至沒有一名球員在公開場合討薪。
這是一次非典型、非正常的“死亡”。
而在這次“非正常死亡”中最受傷的人,可能是這支球隊的前身——所謂“中華巴薩”的創始人——當年華薩足球俱樂部的會員們。
2014年,一群巴薩球迷,組建了一支足球隊。
在巴薩中國球迷會主席石秀坤等人的努力下,華薩足球俱樂部誕生,“華薩”則取自中國巴薩之意。除了名稱和球衣樣式與巴薩有著密切的關聯,其運營模式也效仿自巴薩的會員制,這在中國足壇尚屬首次。
2016年,華薩奪得“蘇超”前身江蘇省業務足球聯賽冠軍,并在同一年,以中冠第6的成績,神奇般的遞補加入中乙聯賽(因多支球隊欠薪解散,)。
至此,這支會員制“草根”球隊,正式登上中國職業足球的舞臺。
鎮江華薩曾奪得“蘇超”冠軍(視頻來自華薩俱樂部的微博)
“意外”登上職業舞臺,讓石秀坤犯了難,中乙運營成本超千萬,這顯然不是一個微信群,每人幾百塊的會員費負擔的起的。
在會員群集體決策后,華薩以0元價格轉讓給鎮江文旅,換取政府投入。為了促成此事,石秀坤準備了30頁的PPT,詳細闡述華薩的來源、會員模式及文化屬性。
但他們的想法太“天真”了。
華薩除了名字沒改,連“中華巴薩”的紅藍劍條球衣都沒能保住,球隊也始終未能得到當地國資委的認可。
2017年,鎮江華薩排名21,勉強保級。賽季結束后,鎮江文旅決定不再投資。
為了求生,球隊無奈選擇異地遷徙。
球隊搬到了昆山,石秀坤把準備的PPT翻了一倍達到60多頁,希望把球隊名字變更成昆山華薩,延續球隊的“巴薩”基因。
然而這一回,石秀坤連“華薩”兩個字都沒了,昆山方面找來常奧體育運營球隊。石秀坤不再擔任球隊任何職務,甚至連簽約儀式及慶祝晚宴都沒被邀請。
昆山FC新的隊徽全無巴薩元素
他在微博上自嘲:“我曾經為了穩住球隊士氣跟隊員們講,我要帶著你們一起去昆山,結果他們去了,我沒去,食言了。”
就這樣,最強縣級市——昆山,終于有了一支職業足球隊。
曾經的“文旅”優等生
頭一個賽季,昆山FC就高調引入強援,上海上港的朱崢嶸、汪佳捷,江蘇蘇寧的顧文祥,山東魯能的柏天賜等實力派球員相繼加盟球隊,球隊身價直升、排名中乙第一。
當然,理想和現實還存在一些差距,球隊僅列中乙聯賽第9,距離中甲目標還相去甚遠。不過《人民日報》卻對這支低級別球隊給出了罕見的好評:這家俱樂部的運營模式值得關注,球隊得到了昆山市委市政府支持,并由專業公司運營管理。此模式保證了由專業人做專業事,改變了以往管理不專業的弊端,同時又讓投資得到有效監管。
很快,因為遼足、申鑫、四川等隊相繼“死亡”,昆山FC接到足協準入通知:遞補參加2020年賽季中甲聯賽。
2022賽季第29輪,昆山FC4比1大勝淄博蹴鞠,以創紀錄的24勝5平的不敗戰績,提前5輪鎖定沖超名額,在蘇寧退出2年后,成為又一支擁有中超資格的江蘇球隊。
四年完成三級跳,昆山FC在成績上非常成功,也確實是地方文旅球隊中的“優等生”。“聽一出昆曲,感受藝術之美;品一碗奧灶面,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觀一場球賽,體驗運動的激情。” 昆山FC制作拍攝了足球和昆曲、昆山文化景點相結合的俱樂部宣傳片和首發秀視頻。
俱樂部實行買一張球票贈送奧灶面券和昆曲票的政策,讓看一場球、吃一碗面、聽一出戲成為昆山人的生活習慣,也成為外地游客來到昆山能夠盡情享受的文化大餐,展現昆山的城市底蘊。
時任昆山FC主教練德拉甘、著名球星王楚淇參加馬拉松賽事
夢碎時分
那, 這樣一支文旅樣板球隊,為何會在黎明前解散?
這還要從昆山奧體中心的由來說起。
昆山奧體中心,總投資21.51億元,靈感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折扇”
1/4個世紀前,《昆山市專業足球場項目設計方案》重磅出爐,一座可容納4.5萬人的專業足球場,預計在2022年12月竣工。
按照原有規劃,這是2023年男足亞洲杯的舉辦場地,為此,昆山市向中國足協支付了1500萬申辦費用。
結果后來的故事,直接從CCTV5轉到了CCTV1。
2022年,中國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亞洲杯承辦權,當昆山等地申請退還申辦費用時,他們僅僅拿到800萬。
為何?因為杜兆才領導的組委會,兩年時間花掉了5000萬承辦費用(當然,比起動輒幾十億的球場修建成本,這些費用只能算毛毛雨了)。
前文提到,昆山FC由政府搭臺,專業公司運營。這家公司叫江蘇常奧體育,董事長陶婷婷,一度被稱為“中國最美足球女老板”。
出身于1982年的陶婷婷,最初是一名公務員,曾在檢察院工作,之后下海經商
2014年,陶婷婷創辦常奧體育,當年就舉辦了1.2萬人參加的常州西太湖馬拉松賽。此前她沒有任何馬拉松賽事主辦經驗。不過,短時間內,常奧體育主辦6場半馬,累計參賽人數達12萬人。
2017年,常奧體育就獲得“常州十大新經濟企業”,陶婷婷本人則榮獲“2017年常州十大經濟人物”頭銜。
巧合的是,杜兆才當時正是田徑管理中心主任。他是個跑步愛好者,在田管中心的八年時間里,馬拉松成為了全民性運動。2010年,國內舉辦的馬拉松賽事只有13場,到了杜兆才卸任的2017年,全國舉辦了1102場規模賽事。
2018年,杜兆才憑借田管中心的出色政績,成為總局副局長。作為副部級干部,兼任足協黨委書記,是足協實際的一把手。
也正是這一年,陶婷婷搖身一變,成為昆山 FC這支職業足球隊的操盤手。
最終在2023年,本該是舉辦亞洲杯的年份,杜兆才落馬。
那昆山FC突然解散的結局,自然也就不算意外了。
而昆山奧體中心,就在這樣荒誕的時間點上,尷尬的竣工了。
也許這就是命運無常吧。
被昆山收購后,石秀坤另外注冊了江蘇華薩俱樂部,重新起步。
而這一回,他們專注于校園足球及青訓。
而昆山奧體中心,這座見證了昆山足球潮起潮落的球館,最終在2025年因為蘇超才走到大眾面前,讓現場球迷感體驗了一回遲到的盛宴。
想與隊長的作者團隊談笑風生嗎?
歡迎加入讀者交流群!
請添加微信:hcctgd1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