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湖北省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省級預警。本周末,我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35°C,周末局地可直逼40°C。近一周,湖北“火”力全開,隨著“火爐模式” 持續開啟,一種致命的高溫急癥——熱射病,正悄然威脅著公眾健康。長江航運總醫院急診科醫生石美晶提醒廣大市民:密切關注高溫中暑,必要時候及時就醫。
“熱射病”和中暑是什么關系?
石美晶醫生介紹:“熱射病其實是屬于重度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中暑其實是一個統稱,它由輕到重有一個過程,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不同,通常我們把它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
是一種人在高溫環境劇烈活動后,出現大量出汗,且未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導致出現頭暈、頭痛和肢體、腹壁肌群痛性痙攣的現象,也可為熱射病早期表現。
熱衰竭
是由于高溫環境下身體散熱不足,導致體液大量丟失(主要為水和鈉鹽),進而引起的以循環容量不足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胸悶、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情況,體溫可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40℃,嚴重時可能出現暈厥。多見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病病人。
熱射病
屬于重度中暑的危急重癥,患者核心體溫會在短時間內飆升至40℃以上,進而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癥狀除了表現為高熱(>40°C)外,還會出現神志障礙,呼吸困難、肌肉酸痛等。若未及時干預,病情數小時內就會急劇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石美晶醫生提醒,夏季因高溫中暑后,如感覺自己有熱衰竭的癥狀或是中暑情況不斷加重,應及時就醫,避免發展為熱射病。
什么情況會導致熱射病?
石美晶醫生介紹:“高溫高濕的客觀環境以及個人體質的影響,是導致熱射病的主要原因。”
高溫高濕的暴露環境:當環境溫度持續升高,如湖北多地出現35℃以上高溫,且大氣濕度較大時,人體汗液蒸發散熱的效率大幅降低。在這種環境下,若長時間停留,身體產熱與散熱失衡,就容易引發熱射病
個體身體狀態不佳:個人體質不能充分適應高熱環境。特別關注老人以及兒童;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或肥胖人群,此外,睡眠不足、過度疲勞、脫水狀態,也會增加熱射病的發病風險。
石美晶醫生特別提醒:夏季高溫,保持室內通風非常重要。對于老年體衰者和產婦,如果長時間居住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下,也可能會出現熱射病。
如何防范熱射病?
個人防范熱射病需從日常行為、健康管理與應急意識多管齊下。
公眾應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主動避開高溫時段外出,確需出行時做好防曬措施、穿著透氣衣物。
戶外作業者、老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要注重勞逸結合,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同時需掌握熱射病急救知識,一旦發現頭暈乏力、體溫升高等癥狀,立即轉移至通風的陰涼處,通過濕毛巾擦拭、補充淡鹽水等方式降溫,出現意識障礙等熱射病典型癥狀時,務必第一時間撥打120送醫救治。
高溫天氣仍在持續,呼吁廣大市民密切關注高溫天氣預警,科學做好防暑降溫,降低身患熱射病風險,共筑抵御高溫熱浪的安全防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雪茹 實習生熊筱歆)
(來源:湖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