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響關稅戰,日韓做出的決定是什么?越南妥協接受20% 稅率,意味著什么?
7月9號,這是特朗普之前宣布的暫停90天“對等關稅”政策的最后期限,眼看距離這一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特朗普逼迫貿易伙伴在關稅問題上加快談判節奏的動作也越來越密集。在特朗普政府的施壓下,已經開始有國家做出妥協了,這個國家就是越南。近日,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美國已經與越南方面達成了新的貿易協議,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美國將繼續與越南合作解決影響雙邊貿易的問題。
日本的硬氣與韓國的迂回:盟友的不同破局路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傳統盟友,選擇了兩條迥異的應對路徑。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直言:“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維護國家利益”,這種態度從4月延續至今。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七次赴美磋商,始終將汽車關稅作為核心議題,即便美國威脅加征35%關稅也不為所動。這種強硬背后是日本汽車產業的底氣——豐田、本田等企業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高達20%,且混合動力技術全球領先,美國車企短期內難以替代。
韓國則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新總統李在明上臺后,一面強調“改善中韓關系”,一面派高官赴美談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提出“一攬子協商”,試圖將半導體、造船等戰略產業合作與關稅問題捆綁。這種策略源于韓國對美貿易結構的特殊性:2024年韓國對美順差達820億美元,其中半導體占比超40%,而美國正是韓國芯片設備和材料的主要供應方。
雙方在汽車關稅上的博弈尤為激烈——美國要求韓國取消23項非關稅壁壘,韓國則以擴大芯片技術合作為籌碼,試圖將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 日韓的策略差異折射出兩國產業結構的不同:日本更依賴傳統制造業的技術壁壘,韓國則需在半導體等戰略領域平衡中美關系。這種差異也導致談判進展懸殊——日本在汽車關稅上寸步不讓,韓國則在半導體合作上展現彈性。
越南的妥協:以“斷臂求生”換市場準入
7月2日特朗普宣布與越南達成協議的消息震動全球。根據協議,越南對美出口商品統一征收20%關稅,轉口貨物更面臨40%重稅,而美國商品在越南享受零關稅。這個結果看似意外,實則是越南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作為出口占GDP 90%的國家,越南對美出口額達1230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且集中在紡織、電子等勞動密集型領域。若堅持對抗,46%的關稅將直接沖擊300萬產業工人的飯碗,這是河內無法承受之重。
越南要求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并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但措辭從“要求”變為“建議”,盡顯弱勢。更關鍵的是,協議對轉口貨物的嚴苛定義——任何被認定“關鍵零部件來自中國”的產品都將被加征40%關稅,這直接沖擊中越產業鏈合作。越南對美出口中,約30%的電子產品和40%的紡織品實際使用中國原材料,這種“借道轉運”模式將難以為繼。
越南的妥協帶來連鎖反應。河內以“自斷一臂”的代價換取留在美國市場的資格,卻也將自身置于中美博弈的夾縫中。中國作為越南最大貿易伙伴,80%的芯片和70%的紡織原料依賴中國供應,這種深度捆綁絕非一紙協議可以切斷。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供應鏈重組——越南電子廠面臨改用韓國材料或轉移產能的抉擇,多年構建的中越供應鏈網絡面臨瓦解。
關稅戰的蝴蝶效應:從亞太到全球的震蕩
越南的妥協打破了多國此前形成的“反關稅聯盟”默契。原本日韓、歐盟等試圖通過拖延迫使美國讓步,但越南的“投降”讓特朗普嘗到甜頭,轉而對170多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牒,稅率從20%到70%不等。這種單邊主義行徑正在重塑全球貿易規則:美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電腦等電子產品加征4%,直接沖擊亞太制造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亞太地區2025年經濟增速將因此下調0.5個百分點,日本、韓國受創尤深。
中國成為這場博弈的關鍵變量。越南協議中針對轉口貿易的條款,實質是美國試圖切斷中國制造的迂回通道。但中越同為RCEP成員,中國對越南出口的596億美元商品中,60%屬于產業鏈配套,這種深度合作難以被關稅阻斷。中國商務部已明確表示,將堅決反制任何犧牲中方利益的行為,可能的手段包括收緊稀土出口、提高工業原料關稅等。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對華關稅問題上已出現松動跡象——7月初取消集成電路設計軟件和乙烷出口限制,試圖換取稀土供應。
這場關稅戰正在改寫全球經濟版圖。越南的妥協看似換取短期市場準入,實則埋下產業升級的隱患;日韓的堅守雖贏得戰略主動,卻也面臨經濟陣痛;美國的單邊主義雖逞一時之快,卻加速了多極化貿易體系的形成。當7月9日最后期限到來時,全球貿易格局或將迎來更劇烈的震蕩,而如何在這場博弈中找到平衡,考驗著每一個參與者的智慧與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