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解放軍的鐵蹄早已踏破越南北部重鎮,直抵河內,黎筍政權搖搖欲墜,朝不保夕。
就在越方打算殊死一搏的時候,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中國宣布撤軍了。
得知這一消息之后,深受敗仗之擾的黎筍,顫抖著雙手下達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命令,企圖挽回頹勢。
究竟是什么樣的命令,能夠讓這位鐵腕領導人變得六神無主,萬分恐慌呢?
一、戰爭爆發,大舉進攻
1978年,面對越南三番五次的惡意挑釁和制造爭端,中方發布了出兵集結號,全國上下的武裝力量紛紛行動,勢必要予以強有力的還擊。
許世友與楊得志分別擔任廣西軍區總指揮和昆明軍區總指揮,率東線主力軍和西線兵團從東西兩線出發。
而北部與蘇聯接壤的幾大軍區紛紛嚴陣以待,全部進入了高度警戒的狀態。
1979年2月,戰爭正式打響,兩路兵團采取左右夾擊之法,對越南形成了包圍圈。
僅僅9天的時間,高坪等地就相繼淪陷在解放軍手中,號稱擊敗美軍,擅長山地戰和叢林戰的越軍對上解放軍表現得竟不過爾爾。
諒山一戰更是將號稱“東方古巴”的越南軍隊打得折戟沉沙,也讓國際對中國刮目相看。當時,解放軍需要面對的敵人是越南長期駐守在諒山的精銳之師。
對此,解放軍絲毫不懼,以團為單位兵分幾路向諒山市區發動進攻。盡管越軍占盡了地形的優勢,但在解放軍強烈的炮火壓制下,一切抵抗都是頑強的。
無奈之下,第3師只能向上級求援:“中國軍隊炮火實在是太猛了,我們無力抵抗,內外道路解封,要想撤退也只能爬山了。”
迫于形勢,越軍只好化整為零,隱藏在郊外的山洞和廢墟中,企圖伺機反撲。
可解放軍怎么會看不出越軍的小心思?自然是不會上當的,只是留下了一小部分兵力牽制他們,剩余主力軍繼續向市區推進。
隨著三清洞的爆破成功,奇窮河以北的諒山市區已基本被解放軍占領。得知諒山失陷后,河內的越南領導人黎筍惶恐不安。
諒山地處越南北部,與首都河內有公路和鐵路等多條交通要道相連,以解放軍目前的進攻速度,兵臨河內不過兩三天的時間。
到時候,河內將徹底陷入險境。盡管越南政府不斷宣傳諒山防線堅不可摧的言論,可越軍到底幾斤幾兩,黎筍心知肚明,現在不過是困獸猶斗罷了。
為了避免河內當真陷落,黎筍不得不向第一軍區下令,吩咐部隊密切監視中國軍隊的一切動向,與此同時,越軍開始調整兵力,調整整個河內地區的防御。
盡管黎筍費盡心機,還是沒能夠阻擋河內的失守,諒山徹底變成了解放軍的囊中之物。越南的一眾領導層們終究還是心生忌憚,坐立難安。
這個時候,黎筍方才意識到,一味地和解放軍硬碰硬,自己不會吃到好果子。但就這么輕言投降,未免太折面子。
黎筍與勃列日涅夫
節骨眼上,黎筍將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大哥”蘇聯身上。他連續向蘇方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發去緊急電報,懇求蘇聯能夠出兵越南,以解決諒山的燃眉之急。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盡管蘇聯在中蘇邊境線上屯兵百萬,只需要稍稍出手就可以解決越南難題,但蘇方明顯不愿意和中國發生正面沖突。
深思熟慮后,蘇聯做出一個折中的決定——不直接出兵干預,只向越南提供有限的軍事援助。
可對于四面楚歌的黎筍來說,這些援助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扭轉越南的頹勢。
難道越南當真沒有翻盤的可能了嗎?
二、突然撤軍,原因為何?
蘇聯援助無望,黎筍只能眼睜睜看著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完全占領諒山,向南方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解放軍的工兵部隊也沒有閑著,抓緊時間搶修在戰爭中被破壞的道路和橋梁,將諒山到河內的主要交通線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黎筍明白自己大勢已去,萬念俱灰,內心充滿了絕望和無助。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猜測中國軍隊接下來會不會一鼓作氣直接攻上越南首都的時候,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發布了。
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從即日起解放軍將從越南北部撤軍。
這個決定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對此,美國、日本政府第一時間發布了聲明,對中國的行為表示贊賞。而蘇聯和越南則是重重地松了一口氣,慶幸中國沒有乘勝追擊。
而河內官方媒體卻一點眼力見兒都沒有,將這一切都歸功于越軍頑強抵抗的結果。
還一味地在國內大肆渲染“越南軍民英勇抗擊中國侵略者”的謠言,企圖以謊言遮蓋戰爭失敗的事實。
一片嘩然聲中,有不少懷疑的聲音。中國官方及時作出了回應,此次對越自衛反擊戰,最終目的就是懲治越南在中越邊境地區的多次挑釁行為,并非想要徹底推翻越南政權。
況且,中國從越南撤軍,是有計劃的,有步驟的,鄧公更是三番五次地強調“教訓越南,而非占領越南”。
只不過,解放軍的突然撤軍讓一些越南軍方覺得自己又行了,竟又不要命地向黎筍建議對撤退的解放軍發動追擊,給解放軍“最后一擊”。
好在,這次黎筍并沒有犯糊涂,他清楚的知道,中國不是越南能夠招惹得起。“既然中國軍隊都已經撤退了,我們為什么還要固執地讓士兵流血犧牲呢?”
于是,黎筍下令:不要再生事端,必須確保解放軍順利撤出越南境內。為了順利回國,解放軍動用了大量的工兵部隊,歷經三天三夜搶修了通往中越邊境的一座橋梁。
工兵們在炸平填坑的同時,還要搶修被炸毀的路基和鐵軌,應對越軍時不時的騷擾,可謂是萬分艱難。
經過工兵的一番辛勤作業后,撤軍通道逐步打通,行軍路上的障礙被徹底清除干凈。
1979年3月底,歷時一個多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中國的勝利徹底宣告結束。
黎筍在這場戰爭中飽嘗敗績,元氣大傷。
饒是河內再怎么粉飾太平,也無法抹除戰敗事實和巨大的損失,國際聲望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中國的強硬反擊,讓自詡優秀的越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敢輕舉妄動,中越邊境的緊張局勢也終于有所緩解。
三、總結
黎筍的最后決定是明智的。中越戰爭的勝利,不僅僅威懾住了越南,也展示出了中國的強大實力和和平意志。
我們中國,有能力捍衛自己的領土和主權,任何人都不能夠對我們指手畫腳!
從此之后,雖說中國邊境線上仍然會出現一些小摩擦,但是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武裝爭端。
參考資料:
1、葉放 《對越自衛反擊戰集體記憶的建構與傳播研究》云南師范大學
2、管淑穎《讓英烈精神傳遞下去》濮陽日報
3、郭念東 《聆聽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基因》中國稅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