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在經貿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從俄羅斯手里搶奪了歐洲的能源市場份額,如今歐洲要從美國購買大量的液化天然氣,而之前歐洲是從俄羅斯購買管道輸送的天然氣,為此擁有了來自俄羅斯閃的能源紅利,因此可以讓歐洲的制造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但是如今的歐洲已經失去了優勢,因為要從美國購買昂貴的石油和天然氣。在俄烏沖突期間,美國宣布發動對于所有貿易伙伴的關稅戰,為此會讓歐盟是“雪上加霜”,實際上美國也沒有把路全部堵死,因為在4月9日,也就是宣布關稅戰一周后,美國宣布暫停所謂的對等關稅90天時間,從而給貿易伙伴更多的談判時間。
隨著最后期限的臨近,美國的多個貿易伙伴在抓緊時間和美國談判,包括歐盟,但是如今看來美國有羞辱歐盟的節奏,根據外媒報道,在美國和歐盟貿易談判在即的時候,作為美國主要談判代表的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前離開了華盛頓,為此在歐盟和美國談判期間,美國談判的主要負責人不在場,對此外媒公布消息,宣稱盧特尼克直接休假去了,顯然暴露了美國并不重視相關的貿易談判,也是暴露了美國的真實意圖。
本來所謂的對等關稅就是美國用來敲詐貿易伙伴的數字,或者說美國是“虛空造牌”,從而來迫使美國的盟友放棄諸多的利益,為此在歐盟和美國談判在即的時候,美國商務部長直接甩手離開。美國實際上并不急于和貿易伙伴談判,因為美國開出的條件非常的苛刻,就算美國的貿易伙伴有意見,美國也是要推動實施,最近美國和越南就有達成協議,美國從越南市場獲得了零關稅的待遇,而越南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則是有20%到40%的關稅,40%的關稅是針對轉運貨物,越南自己出口的商品則有20%的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前離開華盛頓,而不參與和歐盟的貿易談判,已經讓外界看到了美國和歐盟地位的不平等,美國從來就是把歐盟當作了自己歐洲戰略的工具,美國對于歐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為美國通過滲透,已經有諸多為美國服務的代理人成為歐盟高層,為此歐盟在諸多問題上公開力挺美國,包括在遏制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以及阻止中國5G通訊設備議題上,歐盟和美國保持了一致的立場,然而美國卻沒有給歐盟好處,反而是要從歐盟攫取利益,因此也是莫大的諷刺。
從美國公開的信息來看,美國似乎不管和貿易伙伴的談判,而是執意從8月1日開始新的關稅戰,顯然還沒有完成貿易談判的貿易伙伴會很受傷。美國的戰略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就是不斷施壓,顯然歐盟也是為此要讓出更多的利益,包括市場份額等,為此就有了盧特尼克直接離開華盛頓不參加貿易談判的一幕,這是美國和歐盟地位的真實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