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飛機墳場還要搞壟斷?
早在2015年,《中國新聞網》就曾披露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維克托維爾地區的沙漠當中,存在一個飛機墳場,其中放置著包括從中國航空公司中退下來的老舊波音747客機,它們在等待美國相關企業進行拆解。
這是怎么回事,為何我國退役的大飛機只能拉去美國拆解?
【美國企業拆解大飛機】
將大飛機送去美國拆解
原因總結起來有3點。
其一,全球大飛機產業鏈以美西方為主導。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全球大飛機市場被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兩家壟斷了,它們在商用航空領域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這兩家企業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發展了一系列服務,其中就包括對退役大飛機的拆解服務。
【美國企業拆解大飛機】
我們要知道,大飛機在研制建造過程中使用了很多重金屬,拆解時一個處理不好,就容易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
再者說,因為多年來也沒有多少國家能獨立自主的生產制造大飛機,就更別提去研究如何高效環保的拆機大飛機了。
基于這樣的大環境,美西方在大飛機拆解方面也逐漸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美國企業拆解大飛機】
其二,拆解大飛機受限于技術壁壘
正如上文所言,現代大飛機結構復雜,涉及包括重金屬在內的各種危險物質的處理,這就帶來了很多技術難題。
美國目前已經建立起了相當健全完善的飛機拆解流水線,能拆解處理各類航材,使之符合皇國際航空安全標準。
但中國因為在大飛機領域發展較晚,在這方面是與美西方有明顯差距的。
【中國大飛機項目C919】
其三,拆解大飛機的經濟效益太低了
相比于美西方,中國因為技術上的欠缺和來自專業設備上的差距,自己拆解大飛機的經濟效益實在是太低了。
這里需要補充一點,拆解大飛機后得到的二手航材,在通過國際權威認證后是可以繼續流通的,這能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經過長期發展,目前美西方的拆解企業已經能實現90%的二手航材循環利用率,加上97%的的拆解企業都集中在美國,使得美國能通過拆解大飛機循環利用其零部件獲利。
【美國企業拆解大飛機】
但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倒是也有少數企業可以拆解大飛機,但要像美國那樣進行深度拆解,就得往里面貼錢了。
綜上,中國在退役了大飛機后,首選基本上是送去美國做拆解。
不過隨著中國大飛機項目的穩定推進,中國也必須發展自己的大飛機拆解產業鏈。
建在成都雙流的“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
在2024年10月13日的時候,《央視新聞》就報道稱,已經在成都雙流建起了“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且其在不久前還迎來了首架拆解回收的飛機。
【《央視新聞》的相關報道】
雖然是首次拆解,但服務中心制定的目標可一點都不低——
負責人楊樹棟表示,這第一架飛機拆解的目標就是實現“90%左右”的回收利用率,直接對標美國。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服務中心首次拆解便打算拆解寬體機,相比之下,寬體機要比窄體機的回收難度大得多,因為其機身使用了多種復合材料,它們是很難被再次回收利用的。
【《央視新聞》的相關報道】
在這種情況下,服務中心若是實現了既定目標,那美國拆解企業毫無疑問,將要迎來“勁敵”了。
參考資料:
【1】《民用飛機墓地》 百度百科詞條 【2】《探訪美國加州的飛機墳場》 環球網[2015.4.17.] 【3】《退役飛機,如何“拆”出綠色循環經濟新模式?》 央視新聞[2024.10.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