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小軌
2018年,《無名之輩》一戰成名,真正創造了小人物主題的現象級票房神話。
拍續集,最保險的做法,其實是重復與延續。
既然流量法則吃這一套,我就反復喂給市場這一套,那么票房口碑完全就穩了。
如此,省錢,省力,省腦子,一本萬利,想想就爽。
可導演饒曉志似乎反骨太盛,偏不這么干。
續集《無名之輩:否極泰來》的拍法,很像一把360度無死角的大刀。
一刀下去。烏煙瘴氣的娛樂環境,無底線做局的無良資本,被陷阱蒙蔽的民眾意識,以及在流量與理想中死命掙扎的電影人,都冒出一身冷汗。
《無名之輩:否極泰來》瘋起來,連自己都得先砍一刀。
相比于現實主義的步步為營,超現實主義的荒誕與諷刺總是更不留情面。
揭露、啟發與警醒,那只是理想主義的寄望。
那是順其自然的結果,而不是拔劍出鞘的原因。
敢于將自己置身洪流,敢于在戲中共鳴、在戲外進擊,敢于主動完成從市井寓言與超現實批判的類型躍遷,與整個時代一起反思,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可貴之處。
??友情提示,本文含劇透
01
雙重諷刺維度:
撕爛娛樂至死的遮羞布
真人秀之所以是流量高地所在,是因為“真”,而不是“秀”。
電視與電影,呈現的是演技與顏值。
更多的隱秘地帶與爭議點,要看日常。
娛樂時代的資本充分了解到這一點,于是一檔又一檔的真人秀層出不窮。
陳三金(章宇 飾)所在的真人秀,確實更接近于“真”。
只不過,這個“真”,只屬于他一個人。
為了逼出他的“真”,一整個劇組都在陪著他演。
在資本眼中,流量法則并不復雜——人物標簽化。
陳三金從一開始就擁有了明確的標簽——渣男。
大談國際形勢,混吃混喝混住,連計生用品都是女方出錢買的。滿腦子都是錢,為了要債,不惜搞得女友在單位進退兩難。
公開處決渣男,一定是一場全民狂歡的盛宴。
如果主導處決的人,是渣男的受害者女友,那么狂歡翻倍。
綜藝節目的劇本一旦確認,標簽只會愈演愈烈,絕不會留下任何爭議空間。
情緒一致,厭惡統一,民憤同步,才能制造收視率的神話。
但陳三金又不能算是一個徹底的渣男,他接送女友上下班,做飯,就算逃跑,也要拉著女朋友薛芳梅(任素汐 飾)一起跑。
這些反渣男的真實一面,只會左右觀眾的情緒,影響憤怒的噴薄,所以節目組的做法當然是一刀剪去。
爛人只有爛得徹底,才能讓觀眾毫無負擔地去謾罵,去指摘。
于是,戲中戲里的陳三金,會逃跑時不顧同胞死活,會在槍聲中嚇得尿褲子,會混吃混喝滿腦子都是錢,會在旁人遇到危險時假裝自己聾了。
不堪、懦弱、卑劣,被無限放大時,不明真相的觀眾才會被引向道德高地。
當陳三金的反擊迎來了更高的收視率,渣男當然可以變身英雄。
人性與道德,不過是劇本中可調的參數。
資本的殘酷之處在于,它塑造惡人,同時也塑造劊子手。
當“惡人”被全民審判,當民眾的喜怒哀樂被玩弄于股掌,那正是資本開香檳的狂歡時刻。
電影諷刺的第一重維度,尺度已經大到驚悚。
可正義之劍一旦掄起,勇氣之師就會長驅直下。
第二重,它不留情面地諷刺制作人與影視人的從業底線。
花字滿天飛,鬼畜剪輯,標簽化一個人……電影用一段綜藝重現的方式還原了綜藝制作的冰山一角。
“現在誰還看電視啊?連電影都沒人看了。”
這是陳三金的隨口一噴,可也一針見血地揭開了整個時代的節奏困境。
綜藝輕松愉悅,不用動腦子,我們跟隨了綜藝。
短視頻、短劇刺激,我們跟隨了短視頻與短劇。
影視圈的熱度高地看似變幻莫測,但斗法規則從未改變,服從收視率與票房指數,服從人類群體惰性,服從不思考。
如果人人都放下理想主義的初心與追求,那我們終將都會變成一個又一個被真相蒙蔽的舞臺小丑。
這一層,是自省,更是對時代憂患的叩問與責任。
02
三重變奏:
奉獻一次熱水澡式的解乏體驗
電影最大的爭議點,可能就在風格的變奏上。
開始頗有犯罪片的風范,泰國街頭,恐怖襲擊,無差別爆頭,恐怖分子突突起人質來,跟玩兒似的,剛才還在談分手的男女主,突然成了命運共同體。
看到這里,人人提著一口氣。
中段揭底,是非常冒險的拍攝手法,但同時又是一種大膽的邀請。
看似是電影本身的反轉設計,其實更是一種現場派發邀請函的互動嘗試。
從這一刻開始,現場的觀眾與電影中的觀眾共同成為一檔“綜藝節目”的觀眾。
當陳三金的本性被激發出來,資本中的善惡必然分道揚鑣。
徹底的逐利者,將喪失是非觀與同理心,變成銀幕上人人厭惡的嘴臉。
搖擺不定的獻祭者,將從中分離出來,成為一息尚存的希望。
燃,是必然的。
燃的走向,不在于爽,而是電影觀的表達。
楚門的世界,傾向是清醒逃離。
陳三金的世界,是必須反殺,必須扛起槍來去戰斗。
不要試圖跟一個惡的世界和解。
你只有殺出去,才能在破碎的自我身上完成真正的重建。
三重變奏對電影本身來說當然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綜藝電影的誤解,一鍋亂燉的困惑,風格躍進的適應……鋪天蓋地的言論如同電影中的彈幕一般,飛在空中,那正是電影本身想要表達的一部分。
電影的節奏創新,對觀感與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先將暴力解構成娛樂消費品,再用群體表演的哈哈鏡,去映照出娛樂至死時代的精神潰敗,最后用AK47一陣突突來消解心中的那一口郁氣。
節奏,其實都在按照既定步伐前進。
我們一旦從三重變奏的真相與結構中品味到了電影的美感與交互的善意,這將會是一次痛痛快快的熱水澡。
洗掉疲乏。
褪掉老皮。
而后,坐在沙發上,在燈光下舒舒服服地感受隱喻之美與清醒之幸。
03
荒誕之光:
小人物在流量洪流中的反叛藝術
陳三金的反擊,很像是電影布下的一場大霧。
黃金與AK47之間,預設了一個“本性難移”的選擇題。
可這個從沒有硬氣過一回的陳三金,竟扛起雙槍,選擇了絕地反殺。
看似是一場虛擬世界的發泄,本質上是更高階的反諷。
資本以為在消費他,實際卻被他當成了表演的舞臺。
“火龍果知道他們被騙了嗎?”
這是陳三金的靈魂發問,也是電影在彩蛋環節中的精彩設計。
陳三金當時知道自己被騙了嗎?如果是,他為什么還是扛起槍完成自己的終極表演?
也許,他就是要用荒誕,對抗荒誕。
這是為小人物設計的贊歌,也是對娛樂時代的一次警示。
審判人性,玩弄他人,一定會遭到反噬。
這次的極端反抗發生在虛擬世界里,下一次呢?
當我們走出電影院,滿街霓虹,電影中的娛樂年代終于成為了我們身邊的背景板。
熱搜上的道德審判,短劇里的花式鬧劇,精心選排的綜藝是非……一個更大的《再見渣男》片場,逃無可逃。
還好,影片最后,火龍果在燈光世界里靜默生長,陳粒《光》的旋律從中響起。
一個哲學內核緩緩流淌,那是電影的告別禮。
如果我們無法改變虛假的生存規則,但至少,可以選擇以真實的姿態向上生長。
如果我們都是一顆火龍果,也別太沮喪。
你看陳三金,他看穿了劇本后,依然可以選擇成為自己的導演。
我們當然,也可以。
在 這 里 也 能 找 到 我 們
weibo:@魯豫觀影團 @陳魯豫的電影沙發
Bilibili:@陳魯豫的電影沙發
豆瓣:魯豫觀影團
:@陳魯豫
:@魯豫觀影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