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球與前沿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5日晚,2025年上海城市業余聯賽上海市智能乒乓球比賽——嘉定菊園新區國球進商圈活動在嘉定區信業購物中心啟動。活動創新融合智能發球機器人與鷹眼追蹤系統,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賽事體驗,展現國球運動的時代新貌,趕緊戳視頻了解一下。
鷹眼系統精準判讀
機器人化身專業對手
比賽現場,兩位參賽者正與智能發球機器人展開巔峰對決。鷹眼系統實時捕捉回球軌跡,大屏幕上跳動的分值牽動著全場目光——選手趙蕓正手得分,趙溢陽補上輕巧的搓球,配合默契地攻防讓圍觀顧客連連驚嘆。
練習乒乓球7年的趙溢陽第一次和機器人打比賽,在她看來,面前的對手如同“無情發球機器”,“機器人發球又快又準、角度刁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有著幾十年球齡的任俊是場上的資深選手,一輪下來,他喘著粗氣直呼:“越打越上癮!機器人不會失誤、也不會累,逼著我必須把每個球都打到極致。”
記者了解到,這款乒乓球機器人搭載的高精度傳感器和智能發球機,能實時捕捉分析擊球速度、旋轉和落點,為參與者提供即時數據反饋。“它還能根據選手水平自動調整發球難度,讓乒乓‘小白’和專業愛好者都能樂在其中。”上海市泉健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誠愛介紹說。
一旁的嘉年華區域同樣熱鬧非凡,各類趣味乒乓球活動吸引眾多家庭參與。在“乒乓彈彈樂”區域,家長頭戴特制接球筐靈活移動,孩子則專注投球,親子配合默契;“迷你乒乓球”桌前,小朋友們手握迷你球拍認真對打,稚嫩的動作不時引發圍觀群眾的歡笑;“彩球分類”挑戰區,參賽家庭分工協作,快速將彩色乒乓球分類收納,現場四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國球文化與城市生活融合
當乒乓球的清脆聲響、觀眾的加油喝彩與商場的背景音樂交織,這場“體育+商業”的跨界合作,正在成為國球文化與城市生活融合的新實踐。
記者了解到,賽事舉辦地菊園新區結合“國球三進”活動,在已有嘉悠、嘉悅等6個社區的基礎上,新增了信業購物中心的乒乓球桌配送點,將商圈打造成以乒乓球臺為重點的全民共享體育客廳。
“如何讓國球融入市民生活圈,關鍵在于找到便捷參與點。”菊園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選擇信業商場,就是希望突破傳統場地限制,讓國球文化滲透到市民最熟悉的休閑場景中,而智能科技的引入,則極大降低了參與門檻,讓健身變得更有趣、更科學、更易于堅持。
乒乓球運動作為我國群眾基礎深厚的傳統體育項目,在嘉定區持續獲得推廣。近年來,區體育部門通過開展世界冠軍進社區、建設專業化訓練基地、打造多層次賽事體系等創新舉措,有效提升了乒乓球運動的普及度和參與度。下階段還將繼續完善乒乓球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優化場地設施、培育專業人才、豐富賽事活動等途徑,讓這項國球運動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服務全民健身事業發展。
撰稿:周玉林
攝像:秦建
編輯:倪丹丹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