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2025年上海城市業(yè)余聯(lián)賽上海市智能乒乓球比賽——嘉定菊園新區(qū)國球進商圈活動活力開啟,巧妙地將國球文化與都市脈搏相連接,為市民帶來一場科技感十足的運動嘉年華,成為打造科技菊園、品質菊園的生動注腳。
夏夜競技場:科技賦能下可看、可玩、可學的親子運動
走進信業(yè)商場中庭,原本的消費空間被臨時改造為充滿活力的乒乓賽場。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這臺科技感滿滿的智能乒乓球桌。它們搭載的高精度傳感器和智能發(fā)球機,不僅能實時捕捉分析擊球速度、旋轉和落點,為參與者提供即時數據反饋,更能根據選手水平自動調整發(fā)球難度,讓乒乓“小白”和專業(yè)愛好者都能樂在其中。
不少市民被新穎的形式吸引,紛紛排隊一試身手。在輕松友好的氛圍中,乒乓球的清脆聲響、觀眾的加油喝彩與商場的背景音樂交織,構成一幅全民健身融入日常生活的鮮活圖景。
機器人挑戰(zhàn)賽現場,親子家庭與智能發(fā)球機器人展開巔峰對決。鷹眼系統(tǒng)實時捕捉回球軌跡,大屏幕上跳動的分值牽動著全場目光 ——家長凌厲正手得分,孩子補上輕巧的搓球,配合默契的攻防讓圍觀顧客連連驚嘆。
而另一側的嘉年華區(qū)域則化作歡樂海洋,“乒乓彈彈樂” 中,孩子頭戴接球筐奔跑跳躍,家長在對面精準拋球,成功接球的瞬間相擁歡呼;“迷你乒乓球”旁,爺孫二人用巴掌大的球拍推擋,獲得好成績引來掌聲一片;“彩球分類”處,參賽家庭有條不紊地對彩球進行分類。盡管只是趣味活動,但參賽的大小選手們各個都全力以赴,把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的體育運動精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國球進商圈:打造國球文化與城市生活融合的生動實踐
作為嘉定區(qū)“科創(chuàng)核”的菊園新區(qū),近年來持續(xù)探索“體育+科技”的融合新路徑。繼去年“智能乒乓球比賽”活動在北水灣體育公園創(chuàng)新舉辦以來,今年賽事轉場進入信業(yè)購物中心,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與參與。
當智能機器人發(fā)球的嗡鳴聲與商場廣播的促銷聲交織,當親子組合的擊掌聲與顧客的喝彩聲共振,這場“體育+商業(yè)”的跨界合作,將乒乓球運動的激情與商圈活力深度融合,成為國球文化與城市生活融合的新實踐。
菊園新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選擇在信業(yè)商場舉辦,就是希望突破傳統(tǒng)場地限制,讓國球文化滲透到市民最熟悉的休閑場景中。智能科技的引入,則極大降低參與門檻,讓健身變得更有趣、更科學、更易于堅持。”
值得一提的是,菊園新區(qū)結合“國球三進”活動,在已有嘉悠、嘉匯、竹筱、嘉保、嘉北、嘉悅等6個社區(qū)的基礎上,新增了信業(yè)購物中心的乒乓球桌配送點,將商圈打造成以乒乓球臺為重點的全民共享體育客廳,讓市民逛商場之余隨時能揮拍運動,真正讓國球融入市民群眾的“生活圈”。
全民健身夜:讓商圈成為城市活力“充電樁”
“去年在北水灣體育公園打球,今年在商場里運動,感覺國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币幻麉①愡x手感慨道,“孩子剛才還說,以后逛商場也要帶著球拍呢!”“以前打球要去球館,現在逛個商場就能揮拍,還能看到自己的技術數據,好玩又直觀!”一位剛體驗完比賽的年輕選手也興奮地表示。
從體育公園里的鄰里互動,到城市商圈的全民狂歡,本次活動作為菊園新區(qū)深入貫徹落實“國球進社區(qū)、進公園、進商圈”要求的生動實踐,見證了全民健身從“倡導”走向“自覺”的跨越。活動以智能機器人、鷹眼系統(tǒng)等科技設備為載體,將國球運動與科技深度融合,不僅激發(fā)了市民“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學健身”的熱情,也悄然改變著商圈的夜間生態(tài),推動全民健身事業(yè)邁向智能化、科技化。
本次“國球進商圈”活動,是菊園新區(qū)推動“體育+”融合發(fā)展的一次創(chuàng)新探索。它成功打破了運動與日常生活的壁壘,將全民健身的種子播撒進城市最繁華的商圈腹地??萍假x能不僅刷新了乒乓運動的玩法,更以其精準性和趣味性,為全民健身注入了持久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