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凌晨,烏克蘭軍隊用美國給的火箭炮炸死了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這位42歲的少將當時正在庫爾斯克邊境的指揮部開會,和十多個參謀一起被炸身亡。俄羅斯國防部當天承認了消息,但沒多解釋。
兩天后俄軍報復性攻擊烏克蘭第110旅指揮部,兩枚導彈直接把七十多名軍官全炸死了。包括旅長扎哈列維奇在內的高級軍官當時正在討論應對俄軍夏季攻勢,會議地點被俄軍鎖定后幾乎同時挨了兩枚導彈。這場襲擊讓烏克蘭失去一個重要作戰指揮所。
美軍突然宣布暫停提供火箭炮彈藥和防空系統配件,這讓烏克蘭軍隊很緊張。烏軍一直靠美國提供的武器精準打擊俄軍高層,現在沒了彈藥補給,后續作戰難度加大。白宮說是因為國內反對聲音太大,但外界懷疑美國想讓烏克蘭收斂對俄高級軍官的襲擊。
美國斷供消息傳出時,正好趕上俄軍打擊烏克蘭指揮部。烏克蘭總司令西爾斯基之前很看重這支110旅,這個旅在烏東前線多次救急。現在整個指揮系統癱瘓,后續怎么打沒人知道。
德國、法國這些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態度也在變。古德科夫被炸死后,這幾個國家都沒發表評論,德國還有67%民眾反對繼續援助。波蘭雖然給烏克蘭雷達支持,但拒絕買更多美制武器間接幫忙。
俄烏雙方都在硬撐。俄羅斯半年死了23萬人,每天要損失超過一千人。軍工企業被迫日夜開工生產武器零件,連卡車廠都改成了軍工廠。但錢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軍費花掉85%,盧布貶值21%,連養老金都發不出來。
烏克蘭這邊也困難。沒了美國彈藥補給,原本能遠程打擊的火箭炮可能很快沒子彈。之前靠北約情報定位俄方目標還能殺傷對方高層,現在資源告急只能被動挨打。而且烏軍110旅的核心力量被消滅,前線兵力調配更吃緊。
俄羅斯經濟撐不住,但還得硬著頭皮打仗。士兵傷亡太大,不得不征召更多人,補充兵員已經超過22萬。民用工廠轉產軍火雖然能暫時解決問題,但老百姓日用品供應更少了,面包和藥品都開始短缺。
戰場上的高科技對抗越來越明顯。烏克蘭用美國火箭炮打精準,俄軍則用導彈炸指揮部。情報戰成了關鍵,誰先發現對方指揮部位置誰就能掌握主動權。這種互相斬首的戰術讓雙方高層都擔驚受怕,開會都要躲著點。
北約國家之間的分歧也在擴大。雖然還在給烏克蘭支援,但彈藥數量和種類都在減少。俄羅斯軍工產能接近極限,但仗還得打下去。美國暫停援助對戰場影響立竿見影,烏克蘭現在連基本防御都成問題。
俄烏兩國都被困在戰爭里脫不了身。烏克蘭失去關鍵指揮所,失去更多高官只會讓戰場更亂。俄羅斯經濟崩潰前還得繼續打仗,士兵不斷傷亡,國內不滿情緒越來越明顯。這場沖突什么時候結束沒人知道,但眼下雙方日子都不好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