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丁
今天突然想到,暑假來臨,而高三的莘莘學子們也即將步入人生新的階段,趁著這個假期,他們當中肯定有人也向往西藏吧。
于是,我決定把當年在西藏的所見所聞寫一個《西藏行》小系列,送給喜歡西藏,或者即將到西藏,或者想要到西藏去旅行的朋友們吧。
去西藏,是多年來的一個心愿:趁著我還年輕,你也未老,陽光正好,微風不噪,我們說走就走,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西藏。
今天先聊聊我在西藏的偶遇。
不得不說,西藏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不說別的,我在西藏前后一共經歷了3次偶遇,你說神不神奇?
01、
2016年8月的一個清晨,我和先生及兩個朋友,乘坐6點的飛機,經過2個多小時,從成都來到了西藏拉薩。
我們先乘坐出租車,去布達拉宮附近事先聯系好的一個客棧。
我因為第一次到拉薩,看到和內地完全不同的異域風情,很興奮,也很好奇,免不了四處張望。
這時,前方稍微有一點堵車。
一問,原來發生了車禍。
一看,是一輛川A的汽車,和當地的車子撞在了一起,看樣子還撞得不輕。
因為是川A的車,自然也就格外留心,先生還記住了對方的車牌號,畢竟也算是老鄉的車。
等我們馬不停蹄到客棧辦理好住宿,準備先到大昭寺去游玩,這時,我的大學群里出現了一則消息:
剛到拉薩,就遇到車禍,看來,今天是走不了了。
然后還有一個車禍現場的配圖,只見一輛川A的汽車,受損不小,但看樣子人沒事。
先生和我是大學同班同學,所以他也在群里看到了這則消息和這張圖片,他一眼就認出,這輛汽車就是我們剛才在路上看到的那輛。
你說巧不巧?
更神奇的是,發消息和圖片的人,是我的大學室友,當年我們叫她“敏”,她和我們所有同學失聯已經20多年。
想當年,我們四個女生同住一個宿舍,關系好得不得了,時常約在一起看電影,吃小吃什么的。
敏年齡最小,但最有主見,我們有什么事情都愛找她商量。
后來到了大學畢業季,各奔各的前程。
那個時候,交通、通訊都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漸漸地,有的同學就失去了聯系。
尤其是敏,她因為各種原因,回了老家,班里所有同學都沒有她的聯系方式,我也20多年沒有她的消息了。
幸好后來有了微信,建立了大學同學微信群,在大家的努力下,各位同學總算“云齊聚”,也包括敏。
她剛進群不久,在群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拉薩與車禍”。
我趕緊和她私下聯系,她也很激動。
但她要先去處理車禍的事情,所以我們約定下午3點,在布達拉宮前的廣場見面。
在這期間,我們去了大昭寺,然后就趕到約定地點,專心等待敏的到來。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3點過,敏匆匆趕來。
我和敏作為大學同學兼室友,兼閨蜜, 20多年失去聯系,畢業之后第一次見面竟然是在布達拉宮前的偶遇。
我們開心得手拉著手,猶如年輕時候一樣。
看來,我和敏的緣分到底是未了啊。
02、
相聚的時光是短暫的,很快到了分手的時候,敏因為和幾個朋友同行,按照他們的旅行計劃,我們只能匆匆告別。
不過我們很滿足,能夠在布達拉宮門前偶遇,也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吧。
第二天,我們按計劃去參觀布達拉宮,一大清早我們就來到布達拉宮門前排隊等候。
等候期間,我好奇地四處打量,藍天白云下,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紅白分明,雄偉壯觀。
就在此時,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
又是敏。
原來,他們的車子當天沒有修好,當晚只能留在了拉薩,然后決定第二天參觀布達拉宮。
就這樣,我們再次在布達拉宮門前不期而遇。
排隊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聊天,聊到各自跟隨各自的導游進入布達拉宮,然后就自然而然分了手。
這次分手后不久,迎來了我們大學的校慶,我們再次重逢,這是后話。
敏的車禍看似是“禍”,但也給我和她帶來了重逢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講,好似車禍又變成了“福”。
而且重逢一次不夠,還要重逢兩次,緣分就是這樣奇妙。
“緣”來如此,妙不可言啦。
這讓我想起達賴六世、著名詩人倉央嘉措的一句詩詞: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是不是有相同的意境?
03、
西藏有三大圣湖:羊卓雍措、那木措、瑪旁雍措。
我們去了羊卓雍措,簡稱羊湖,我又有了一次偶遇,但這是一段后知后覺的偶遇。
當時我們找了當地的司機,開車送我們去羊湖。
羊湖湖面平靜,如一條深深淺淺的藍綠色腰帶,蜿蜒在世界屋脊。
因為地處4441米海拔,我高反嚴重,頭痛欲裂,每走一步都是艱難,但我仍然堅持用腳丈量羊湖,用相機把羊湖的美定格在鏡頭里。
就在我們車子的不遠處,先生碰到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男子,他的一條腿是假肢,就招呼我和他一起,上前和年輕人攀談起來。
年輕人說他來自海南,他的目的地是珠峰大本營,羊湖只是路過。
我只有佩服的份,我只在羊湖走了一圈,就氣喘吁吁,回到車上,不想說話,不想睜眼。
而他在這么高海拔的地方,靠獨腿和假肢騎行,翻山越嶺,除了需要足夠的體力,還絕對需要足夠的毅力來支撐。
我感動歸感動,因為高反折磨得我昏昏沉沉,根本沒有多余的力氣和他做過多的交談,甚至都忘了和他拍張合照留念,我們就此揮手告別。
回到拉薩的客棧,我幾乎是倒頭就睡,第二天才發了一個羊湖的朋友圈。
我的一個遠在海南的高中同學劉仔回復我:昨天,我的一個朋友,一條腿是假肢,也騎車路過羊湖。
我想:是不是昨天我們偶遇的那個年輕人呢?
我讓劉仔發了一張對方的照片過來,一看,不就是昨天的那個年輕人嘛!
后來了解到,年輕人叫小志,小時候因為一場意外,一條腿被截肢,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而是坦然接受了現實。
他安裝了假肢,憑借超常的毅力,不僅行走自如,還加入了騎行協會,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四處騎行旅游,到西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他在旅途中,還結識了他后來的妻子,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
當然,還與我那個同樣喜歡騎行的高中同學劉仔相遇相識,成為朋友。
我們和小志相遇在羊湖,雖然之前我們并不認識,見面也沒有談到劉仔,但后來我們都知道了,我們有一個雙方都認識的朋友。
劉仔就像一個紐帶,把萍水相逢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
你看,那一年,我在西藏的三次偶遇,是不是很神奇?
(圖片來自作者手機拍攝)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作者:丁丁,專注為您帶來影視、小說、人物的情感解讀。喜歡旅游、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溫暖的文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書寫自己的慢時光。
學習和成長是一件終生的事情,愿與你同行,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轉發、關注作者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