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28歲的鄭定龍輕描淡寫說了句“媽,我考上北大了”,正夾著菜的母親手突然懸在半空,瞳孔地震般瞪圓眼睛:“啊?”她完全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一幕被拍進視頻,瞬間在社交平臺掀起討論。
這事得從半年前說起。鄭定龍本是湖北大學英語系本科生,校招進國企做翻譯,月薪過萬。可每天對著文件敲鍵盤時,他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28歲那年,他做了個大膽決定:辭職去考北大法律碩士。
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撒了個謊:“去深圳找工作一段時間。”實際上,他在湖北大學附近租了間不足10平米的出租屋,每天7點雷打不動坐進自習室,晚上10點抱著書本回到住處,繼續挑燈夜戰。更拼的是,他白天還兼職送外賣,等單時就掏出書復習。
如今,備考資料早已被翻得卷邊,他說“至少背了10遍,書脊都裂開了”。
直到7月5日,北京大學研究生擬錄取公示期結束,他把快遞拿回家讓母親拆,拆封
那刻,母親指尖都在抖:“我沒上過大學,這輩子連通知書都沒摸過。”看著“北京大學”四個燙金大字,她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是真的!
現在媽媽睡著都會笑醒,鄰居來串門她總把通知書翻出來看。
但網上也有不同聲音:“瞞兩年太自私,萬一沒考上父母得多心疼?”“28歲還辭職考研,穩定工作說丟就丟,太沖動!”
其實仔細想想,鄭定龍的“瞞”里藏著體諒。他知道父母文化不高,說“考北大”他們只會跟著失眠;他更清楚,成年人的理想需要自己先扛住風險。就像他說的:“我不是賭,是想給媽媽一個確定的答案。”
在我看來,這不是“自私”,是用沉默的努力給愛兜底。有人圖安穩,有人追理想,沒有對錯之分。但鄭定龍最動人的,是他把“為理想拼”和“為父母想”揉在了一起——白天送外賣時他是兒子,晚上啃法條時他是追光者。
你覺得年輕人為理想“先斬后奏”可取嗎?如果是你,會選擇偷偷備考還是提前和父母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