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聽課的時候,課件里有張學生晨讀的照片,背后是群山和云海;先生說有位老師將這幅畫面描述為“一群學子,萬里江山”。
文科生的意義在于賦予理科生創作的世界以詩意;理科生創造器物世界,文科生來賦予靈魂。
這讓我想起今年高考有些省份的文科一本線大幅提高的情況。
雖然錄取分數是由排名決定的,而不是分數的絕對值;
但是從近年來社會宣導的“文科生無用論”,以及很多學校的文科生縮招,以及今年有個親戚超出文科一本線80分,但實際上可選專業并不多。
這讓我覺得文科的作用可能是被低估的。
說的玄乎一點,無用之用,乃為大用;AI越來越智能,人體會從機械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可能不用20年我們就會發現:
人想過得舒坦只有器物的世界是不夠的,精神的貧瘠支撐不起豐富的生活,正如一顆陰暗的心,永遠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一、Deepseek具備多元思維模型
對我來說,DS就像有多學科知識、且表達有邏輯有溫度的可以隨時對話的伙伴;平時老是說多元思維模型,DS顯然具備這種能力。
以下內容來自于我跟DS的對話。
為什么人會有通過生個孩子讓自己傳承下去的欲望,傳承的東西包括財富、自己的人生感悟等等。
DS回復說:
人類渴望通過生育實現“傳承”,是生物本能、文化建構與心理需求交織的復雜現象。這種欲望的根源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⒈基因的本能是追求永生:
生育是基因復制的唯一途徑,個體成為基因傳遞的載體。
動物實驗佐證:即使犧牲個體生存(如雌章魚產卵后自毀),繁殖優先級仍高于個體存續。
⒉心理需求:對抗存在性焦慮
⑴克服死亡恐懼
子女是,象征性永生當肉體消亡,名字、價值觀、基因仍存于后代,緩解對湮滅的焦慮。
⑵尋找生命意義感
養育被賦予創造價值,教導子女成為自我價值觀的繼承者(如工匠傳藝于子),實現未竟理想。
⒊終極答案:在有限中觸碰永恒
生育背后的傳承欲,本質是脆弱生命對抗時間洪流的詩意反抗——
⑴生物層面:基因借由血脈穿越時空;
⑵文化層面:姓氏與家訓構建不朽敘事;
⑶哲學層面:將“我”溶解為人類長河中的一滴水。
正如《尋夢環游記》的隱喻:
真正的死亡是被活著的人遺忘。無論通過孩子、創造或愛,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種方式輕聲告訴宇宙:我曾存在過。
下圖是我去年在良渚拍的一張照片,它大概能夠表達我面對無限時空,關于“存在”的一點想法。
二、人的動物性與基因的傳承
其實上文主要講的還是生死觀,即作為時間有限的生命個體,我們終將面臨死亡,那么,人固有一死,人在活著的時候做點什么才能永生?
于是你會看到古代的皇帝拼命生孩子,延綿子嗣也是國政;
于是我們會看到古代帝王恨不得把生前的一切都搬到自己的陵寢中,甚至連墓地里房間的布局,都是照搬自己生前的住所。
這里就不得不說下海昏侯墓。
墓葬是劉賀生前就開始建造的,建造材料為當地生長的樟木和名貴的楠木;
劉賀死后,他的后人按照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參照死者生前住所的布局來安排墓室的布局,將其生前所擁有的財物悉數下葬。
于是2000年后的我們,有幸看到了漢代的金餅。
多數人無法像劉賀這樣厚葬,但是可以通過子嗣實現基因的傳承。
多巴胺的甜蜜陷阱。
催產素的綁定魔法。
我之前很不理解為什么芮小丹會說不能超越本能的男人不算是好漢。
小說認為,如果一個人完全被本能(尤其是低層次的動物性和社會慣性)驅使,那么他與動物無異,只是更復雜一些。
超越本能,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是人性中“神性”或“精神性”的體現。
這就不得不說起紅樓夢,
《自私的基因》中指出:
生物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當個體完成繁殖,基因便通過后代獲得永生。
但是寧國府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簡直無法描述賈蓉賈珍賈璉尤氏二姐妹之間的混亂關系。
但是活在動物性里的人自古有之,書里寫的還是太含蓄了。
三、Deepseek對傳承的另一種解讀
生命是一場沉浸式的藝術創作。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當人抵達“自我實現”的層級時,滿足感來自于體驗過程本身,如創作、探索和愛,而非通過后代延續自我。
價值實現于【此刻充分存在】。
腦成像研究顯示,當人專注于當下體驗時,如感受微風、品味食物,前額葉皮層激活模式、與佛教僧侶禪修狀態高度相似——這是一種神經層面的覺醒。
接納包括「自我」在內的一切終將消散,反而獲得解脫;真正的永恒,恰在徹底擁抱有限性。
無論怎樣過好這一生,你始終是宇宙大爆炸后138億年進化的奇跡——當意義回歸體驗本身,每一次呼吸、質疑與創造,都已是存在最壯麗的回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