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品牌營銷筆記——
13萬工程師軍團,每日3000萬公里智駕數據,構筑沉默的護城河。
深圳比亞迪總部,2025年6月6日的股東大會上演了動情一幕。當一位股東講述“賣掉其他股票重倉比亞迪”的經歷時,掌舵人王傳福數度哽咽:“我只有比亞迪這一家企業,不管承受多大委屈,不拉踩同行是比亞迪的企業原則。”這句樸素宣言背后,是一家千億級企業的生存哲學。
“比亞迪是我的生命”,王傳福的聲音在會場回蕩。在這個充斥著營銷戰與輿論混戰的汽車行業里,這位工程師出身的企業家展現出罕見的戰略定力。當部分車企沉迷口水戰時,比亞迪的13萬工程師正將技術痛點轉化為戰場——充電速度、低溫續航等難題正被逐個擊破。
戰略定力:工程師軍團的“不拉踩”底氣
“核心技術、精準戰略和快速決策機制,是比亞迪制勝的三大關鍵?!蓖鮽鞲T啻螐娬{。在他眼中,一個產品失誤損失不過幾千萬,但戰略失誤可能耽誤五年十年,損失百億。
2025年,比亞迪的戰略定力結出碩果:
1-5月累計銷量176.34萬輛,同比增長38.7%
5月海外銷量創歷史新高達8.9萬輛
2025年第一季度以427萬輛成績提前鎖定全球新能源銷冠
支撐這些數字的是日積月累的技術沉淀。當同行熱衷營銷戰時,比亞迪埋頭構建技術矩陣:2024年研發投入542億元(超過凈利潤),三年千億級智能化投入計劃穩步推進。
“安全是一輛電動車最大的豪華?!蓖鮽鞲踩糜谥邱{不可妥協的底線。在行業陷入“算力內卷”時,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已實現100km/h時速穩定剎停,代客泊車成功率99%。
技術普惠:從“天神之眼”到全民智駕
2025年2月,比亞迪祭出顛覆行業的“全民智駕”戰略——從7萬元的海鷗到30萬元的騰勢,全系標配高速領航功能。技術代差第一次打破了價格階級的壁壘。
“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成為技術普惠的載體:
天神之眼A(三激光版)服務仰望高端品牌
天神之眼B(激光版)適配騰勢及比亞迪主力車型
天神之眼C(三目版)覆蓋方程豹及入門市場
更凌厲的攻勢在補能領域展開。兆瓦閃充技術以1秒補能1公里的效率碾壓對手,500座超充站織就的電網,充電速度達特斯拉超充樁的4倍。
數據洪流構筑起沉默的護城河:依托440萬L2級智駕車輛積累,每日生成3000萬公里駕駛數據,相當于傳統車企百萬公里測試的幾何級碾壓。每24小時的學習量相當于人類駕駛150年,這種指數級進化讓比亞迪的技術護城河日益深厚。
成本革命:垂直整合鑄就“低價螺旋”
2024年2月,比亞迪秦PLUS榮耀版以7.98萬元的起售價擊穿市場預期?!半姳扔偷汀钡男麄骺谔柋澈?,是王傳福精心布局二十年的垂直整合體系。
比亞迪的低價螺旋原理:
降低成本→壓低售價→銷量增長攤薄成本→進一步降價
為打造這個螺旋,王傳福錙銖必較:
從占整車成本30%的刀片電池
到售價5元的二極管、10元的三極管
甚至占成本不到萬分之五的膠水也納入自產
“混動技術讓比亞迪的新能源車成本只比同級別燃油車貴2萬元,而其他品牌則貴4-5萬元?!睓C構研究員黃嶙的測算揭示了技術降本的關鍵。到2024年,比亞迪直接實現“電比油低”,將燃油車逼入墻角。
效果立竿見影:2023年秦PLUS系列銷售48.2萬輛,是2021年的近2.5倍。而競爭對手日產軒逸同期利潤下滑115億元。
全球棋局:體系出海取代產品輸出
面對歐盟21%反補貼稅與東南亞15%關稅壁壘,王傳福的回應是本土化鐵三角:
泰國工廠投產10個月登頂當地新能源銷冠
匈牙利生產基地避開歐盟關稅
8艘自建滾裝船隊壓降海運成本35%
這套 “體系出海”模式讓比亞迪在海外避開價格戰,實現驚人溢價:中東版仰望U8售價飆至295萬元人民幣,是國內價格的2.5倍。
數據印證戰略成效:
在新加坡市占率達20%,每5臺新車有1臺來自比亞迪
英國市場一季度銷量達0.93萬臺,同比增長超620%
澳大利亞市場,BYD SHARK 6成為最暢銷插混車型,銷量達第二名三菱歐藍德的兩倍
“海外市場價格穩定,是利潤新引擎?!蓖鮽鞲T诠蓶|會上直言。董秘李黔更透露,2025年比亞迪海外銷量預計超90萬輛。
管理哲學:工程師文化的決策革命
“我們企業只有一種聲音,沒有第二種聲音,錯了就錯了干。”王傳福的管理理念獨樹一幟。在工程師文化濃厚的比亞迪,決策最快甚至只需要2秒。
這位信奉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 的企業家認為:“在風云突變的時候,技術才是行業的最大推動力?!睘榇?,他構建了獨特的創新機制:
1、技術魚池理論:持續投入研發,儲備大量技術專利
2、袋鼠模式:以技術優勢作為跳躍前行的“長腿”
3、垂直整合:掌握全產業鏈控制權
人才管理上,王傳福追求“管理的極致就是員工自律”。他對知識分子給予充分尊重:“知識分子自主性非常強,要求價值認同、文化認同,這樣才能發揮創新作用?!?/p>
長期主義:千億帝國的生存法則
當王傳福哽咽著說出“不管承受多大委屈,我們只做長期主義”時,折射出比亞迪生存哲學的厚度。
股東會上,王傳福首次拋出1000萬輛長期目標。這個看似激進的數字背后,是比亞迪對汽車產業變革本質的清醒認知:真正的競爭不在發布會上的口水戰,而在數據積累的厚度與技術迭代的速度。
三年14項核心技術路線圖正在穩步推進:
電動化痛點攻堅:承諾三年內每年推出重磅技術
智能化安全為先:將安全置于絕對優先級
高端化破局:學習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用戶情緒價值
“高端化是必須打贏的一場戰役!”面對股東質疑,王傳福用軍事術語回應。戰役已現曙光:騰勢D9以月均1.5萬輛吞噬高端MPV市場,百萬級仰望U8逐步站穩。
啟示錄:制造業的競爭美學
查理·芒格曾盛贊王傳?!笆菒鄣仙晚f爾奇的合體”。這位把巴菲特都“打破規則”重倉十余年的企業家,用三十年時間證明:真正的競爭力源自實驗室而非發布會。
王傳福的哽咽,不僅是一位企業家對信任的珍視,更是一個千億帝國對行業價值的重新定義:真正的勝負,終將交給實驗室里的數據、生產線上的良品率,以及全球消費者用錢包投下的信任票。
當550萬輛年銷量目標已成過去式,比亞迪的工程師軍團正用三年14項核心技術的研發路線圖,海外超2700家渠道的密集布網,以及兆瓦閃充站替代加油站的野心,書寫著中國制造業的新競爭美學——不貶低他人,只超越自己。
在投機主義盛行的商業環境中,比亞迪的“不拉踩”原則恰似一股清流,讓世界看到中國制造業的精神脊梁。王傳福用行動證明:當技術壁壘高到對手望塵莫及時,便無需在言語上爭一時長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