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消息,7月5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對歐盟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的公告,這一舉措背后,折射出復雜的國際經貿格局變化。先看歐美這邊。美國給歐盟設的7月9日關稅談判大限快到了,雙方談得挺焦灼。美國現在對歐盟汽車及零部件收25%關稅,鋼鋁產品更是收到50%,還打算把關稅范圍擴大到木材、航空零部件這些領域。
歐盟呢,其實挺矛盾的。一方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希望談成協議,可另一方面也放話了,談不成就堅決反制,反制手段都在考慮中。有消息說歐盟可能接受美國提出的對所有商品征10%關稅的框架,但想在汽車關稅上再商量商量,畢竟德國汽車工業壓力不小。不過,美國方案里自己要做哪些讓步還沒說清楚,歐盟在藥品、半導體這些領域也劃了紅線,不愿意輕易松口。
中國商品競爭力的增強讓一些歐洲人產生了焦慮感(資料圖)
再說說日本和印度。美國之前威脅要給日本加關稅,說日本沒買夠美國汽車和大米,甚至放話可能征30%到35%的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回應得也挺硬氣,說日本是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給美國創造了不少就業,會堅定維護國家利益。而且在日美談判里,汽車和農業是硬骨頭,日本明確說了不會在農業上讓步。印度呢,和美國談關稅時也劃出農業和乳制品兩條紅線,不愿意降低對美國轉基因農產品的關稅,態度很強硬,因為這對印度來說是敏感話題。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的動作備受關注。7月5日起,中國對原產于歐盟的白蘭地征收27.7%至34.9%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這不是針對歐盟,而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讓市場公平競爭。但同時,中國在稀土問題上又給歐企開了“快速通道”,只要歐企遵守規定,正常需求能得到保障,還搞了溯源追蹤,防止稀土軍用或流到其他國家。中國這兩手,一手保障合理需求,一手維護自身利益,挺精明的。
特朗普(資料圖)
這里面還有個有意思的事。王毅外長在歐洲訪問的時候,歐盟提了不少要求,像讓中國不要援助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對伊朗施壓、放寬稀土管制這些。但中國沒慣著,該談的談,該堅持的堅持。王毅外長說得很清楚,稀土出口不是中歐問題,遵守規定就沒問題。可歐盟之前還在G7會議上炒作中國稀土“武器化”,想把美歐矛盾引到中國身上,好讓美國豁免關稅。
但中國掌握著全球稀土供應鏈,不光產量大,精煉技術也先進,美國歐洲一時半會追不上,所以歐盟也不敢徹底得罪中國,畢竟它的科技企業和車企都離不開中國稀土。現在歐盟面臨的壓力不小,美國關稅威脅在前,中國這邊又有反傾銷措施。之前歐盟還想拿中國利益換美國關稅豁免,結果被中國反制了。有消息說中歐峰會原本安排兩天,現在可能壓縮到一天,部分議程也取消了。這釋放出什么信號呢?
默茨和馬克龍(資料圖)
中國在和歐盟打交道時,態度很明確,合作可以,但得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不能讓歐盟一邊想從中國獲利,一邊又跟著美國對付中國。再看特朗普那邊,他之前搞了不少關稅政策,想打壓其他國家,但現在效果怎么樣呢?歐盟沒那么容易讓步,日本、印度也在堅持自己的利益,中國更是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王毅外長那句話說得好,稀土出口不是問題,遵守規定就給保障。這其實也斷了特朗普想拉攏歐盟一起對付中國的退路。因為歐盟要是真跟著美國走,稀土供應可能就出問題,可要是和中國好好合作,至少正常需求能滿足。
特朗普想通過關稅施壓讓盟友抱團,現在看來沒那么容易了。國際經貿關系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現在的策略很清晰,該合作的合作,該反制的反制,用實力和智慧維護自身利益。在多極化的世界里,中國正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而那些想搞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行為,最終可能只會讓自己陷入孤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