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眼看中國寸步不讓,美國想了想,不然自己讓吧,就這樣,C919發動機禁令還沒頒布兩周便被撤回。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美國害怕中國真的“另起爐灶”。
(美國向中國禁售航空發動機,沒過多久就被推翻,特朗普下令恢復對華出口)
事情起源于美國政府下達禁令,暫停向中國C919出售部分產品和技術許可證,而這些產品和技術,其實就是用來開發航空發動機的,所以,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這是想要強行“摘除”中國大飛機“心臟”。
然而,就在所有人猜測C919何時能用上“中國心”時,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政府突然向通用電氣航空發出通知,立即解除禁令,恢復對華C919發動機的出口。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美企也都收到通知,取消對中國芯片的限制。
要分析這件事,就要先明白為何美國會有如此大的轉變。不出意外,無論是對C919發動機的禁令還是對芯片的限制,都是特朗普政府發起的一次“報復行動”,以抗議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控。所以美國這才打算用航發、芯片這種戰略技術,來倒逼中國讓步。
(美國試圖用航空發動機卡中國脖子,殊不知一切都在預料之內,國產航發長江CJ-1000A已全面加速,即將面世)
但這一切都在中國預料之內。
近年來中國在航空領域突飛猛進,攻克不少核心技術,這讓不少人都意識到,中國不是做不出來!在C919這個項目上,發動機確實依賴美國,禁售令也確實會給我們造成一定影響,但請注意,一來,在中國的“工具箱”中,不缺反制手段,二來,所謂影響,更多是“短期內”的影響。
就算特朗普強調對內“秋后算賬”,并第一時間取消禁令限制,可中國也清清楚楚地得到“警示”,換言之,特朗普妄想用這一招來“卡脖子”,殊不知中國向來越壓越強,為C919配套國產航發,只是時間問題。
據悉,中國研制的國產航發長江CJ-1000A就在美國禁令發出后不久,官宣完成裝機測試,性能達到國際水準,最快2026年就能實現裝配,國產率高達60%。其中采用的復合材料、杭電系統等,都已完全自主化。
(中國憑借稀土資源反制,美國如今遭到反噬,不少軍工生產線都面臨停工危機)
這一點,在過去也時有發生。從5G專利到7nm芯片量產再到全球首款鈉電池,背后凸顯出中國突圍邏輯——壓力轉化的“中國模式”。
具體而言,既然美國構建封鎖圈,那我們就“以農村包圍城市”戰術突圍,例如用28nm成熟制程覆蓋76%的市場;其次,在創新機制下,中國另起爐灶,加速成果轉化;最后,憑借龐大的市場反制。用實際行動印證“壓力轉化創新”的逆襲定律。
說到底,這還是美國霸權主義思維在作祟。
這些年來,中國崛起之勢不可阻擋,并與多國達成合作,打破美國“一家說了算”的自己主導權,更重要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獲得廣泛響應,削弱美國價值觀話語權。
美國曾試圖從經濟、科技上碾壓中國,然而,全產業鏈和資源掌控力,讓中國擁有了十足的突圍底氣,甚至反作用于美國自身,軍工產業受到重創,F-35等武器裝備生產線面臨停工危機,可謂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從客觀上說,美國的一次次壓制,都成為了促成中國崛起的“免費加速器”,加速核心技術自主化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