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檢察偵查劇《以法之名》越來越好看了,但也越來越讓人憋悶。
一場看起來很溫馨的訂婚宴,準新娘李硯心笑著接過豪宅鑰匙,說出那句:“子健幫老板創收,收套房不是天經地義嘛!”觀眾的惋惜和驚訝情緒瞬間被拉滿。
讓人毛骨悚然的,不是她說了什么,而是她說得多么自然。
那一刻,她的天真與黑暗之間,沒有一道界線。
而飾演李硯心的潘之琳,也再次被人記起。
這個出道26年、演了46個角色的“劇拋臉”,終于憑一個“傻白甜式悲劇女配”把觀眾看哭了。
潘之琳飾演的李硯心戲份不多,卻像一顆定時炸彈,埋在權力與親情的交界處,一旦引爆,全局震蕩。
《以法之名》是央視今年的重頭戲,張譯、蔣欣、李光潔、劉佳等一眾演技派撐起了這部群像政法劇的主骨架。
而潘之琳飾演的李硯心,這個看起來“無足輕重”的親妹妹,卻成為掀動劇情走向的重要引線。
她不是檢察官,也不是主線調查對象,卻在一次次“無心之舉”中,將家庭、親情和黑惡勢力悄然對接。
在劇中,她是李人駿的親妹妹,從小由哥哥一手帶大,嬌慣著長大;她天真、虛榮、愛幻想,把程子健當成理想丈夫,卻不知早已被當作籌碼。
她用一句“給嫂子也留一套江景房”把觀眾氣得直捶沙發,卻又讓人心疼這個“毫不設防”的女人。
有網友評論:“李硯心不是反派,她是最真實的‘被利用者’。越天真,越危險。”
還有追劇的觀眾在彈幕里刷屏:“她是那種你生活中會碰到的表妹,嘴甜,單純,卻不知自己正在踩雷。”
她不是黑惡勢力的成員,卻成了最早被犧牲的一環。
潘之琳,1989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自小外形出眾,9歲便參演趙W、蘇有朋主演的《老房有喜》,飾演古靈精怪的小海燕,一舉成了90后的童年記憶。
當時的她,是劇組的“團寵”。趙W會偷偷給她買零食,蘇有朋則在她過生日時準備驚喜,全劇組都拿她當“開心果”。
但在拍完戲后,她的父母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再讓她繼續接戲,而是回歸校園。
“演戲可以等,讀書不能等。”這是潘之琳媽媽在采訪中說過的一句話。
從那之后,她消失在熒幕整整十年。沒有復出、沒有宣傳、甚至沒參加童星綜藝回憶殺。
2008年,潘之琳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這一次,她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全國第二、女生第一的高材生。
讀研期間,她半年修完三年學分,創下學院紀錄。
同學說:“我們還在熬夜做課設,她已經在寫宋代服飾研究論文了。”
她不是靠流量出圈,而是靠一頁頁劇本、一疊疊筆記本,硬生生把自己從童星,磨成了表演學者。
潘之琳之后的演藝生涯,幾乎沒有斷層。她不是“爆紅型”演員,但每年都在拍戲,每部戲里,她的角色都有存在感。
在抗戰劇《箭在弦上》中,她飾演的徐二航,從柔弱千金成長為冷血女戰士。為了角色,她拒絕用弓弦護具,手臂上布滿淤青和擦傷。
有一場夜戰戲,導演要求她淚眼拉弓,情緒要在極限狀態下崩潰。她硬是熬了一夜不睡,靠著“崩潰式眼神”一條過。
網友稱她為“戰損美人”,彈幕刷屏:“她的角色從美到狠,太有張力了。”
在諜戰劇《鋒刃》中,她和黃渤搭戲,飾演女殺手蘭英。
那場“笑著殺人”的戲,讓不少觀眾直呼“怕了她”。
拍《光榮時代》時,潘之琳飾演公安白玲,與張譯飾演的鄭朝陽第一次搭戲。
為了演出那個年代情報人員的職業素養,她自己研讀蘇聯克格勃檔案,還設計了“三秒凝視法”,就是眼神從平靜到質疑的三秒微變化。
她的演技,不靠大動作,不靠煽情,而是靠細節堆疊。
在《突圍》中,她飾演財經記者牛石艷,一場五分鐘的獨白戲,她練了200遍,連記者提問時的呼吸節奏都精準把控。
合作過她的演員都說:“潘之琳不搶戲,但她一入戲,就很難讓人忽視。”
-04-
在演藝圈,低調不是不紅的通行證,但卻是潘之琳一直堅持的底線。
她幾乎沒有公開戀情,也從不出現在戀愛綜藝、真人秀中。
當年有熱門戀綜開出千萬片酬邀她參加,她婉拒說:“我的神秘感,是角色的保護色。”
她的微博極少曬私生活,大多是劇本筆記、角色臺詞和片場花絮。甚至連自拍都少,偶爾一張,還是素顏配讀書筆記。
她曾說:“我在角色里已經活得夠熱鬧了,生活里就想安靜點。”
朋友評價她:“不像演員,更像個研究所老師。”
她喜歡收集巧克力包裝紙,愛網購稀奇古怪的帽子,私下穿著隨意,最常見的是衛衣搭運動褲。
她不是不想紅,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沉下去”的方式,在角色里發光,而不是在鏡頭前搶光。
36歲,對很多女演員來說,是“轉型期”,也是“焦慮期”。
可潘之琳沒有焦慮,她的角色反而越發沉穩、真實、有溫度。
在《以法之名》中,她飾演的李硯心,是那種“不搶戲,卻讓人記很久”的存在。
她的哭,不是嚎啕,是眼眶泛紅后輕輕低頭;她的笑,不是燦爛,是帶著點“自以為是”的天真。
那場訂婚宴,她笑著分房子,卻不知道自己正在分掉親情的底線。
后來她車禍入院,躺在病床上聽到程子健涉案的消息,手指一寸寸絞緊病號服,眼里一瞬間光芒全滅。那不是痛,是天真被撕碎的驚恐。
她用最克制的表演,把“悲劇角色”演得不廉價,反而刺痛人。
她不是在表演“李硯心”,她就是那個生活中你可能見過的單純、自信、有點虛榮的親戚姑娘。
潘之琳不是流量演員,也不是熱搜常客。
但她的角色,從未缺席觀眾的記憶。
她是《箭在弦上》的復仇女戰士,是《光榮時代》的理性公安,是《以法之名》中那個天真的李硯心。
她把角色演活了,卻始終沒有“紅”起來。
可或許,正因為她不喧嘩、不搶戲、不爭寵,才讓每一個她塑造的角色,都有了“生活的質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