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意識不松懈,提高警惕很關鍵
8099999特別策劃
“全民反詐在行動”
一起識破騙局、警惕陌生來電
抵制網絡誘惑,讓詐騙無處遁形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咨詢有關信息,勿存僥幸心理、勿信不實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2024年8月,山東某縣派出所接張某報警,稱其高考錄取通知書上的高校與填報志愿不符,經查,系同班同學李某因矛盾,用微信冒充老師獲取其高考報名賬號、密碼等信息,篡改志愿致其未被報考高校錄取。最終,李某受到法律制裁。
6月14日,黃山市歙縣江先生致電徽城派出所反映稱其女兒疑似遭遇了“招生詐騙”。經了解,小江同學今年參加高考,因感覺考得不太好,一心想上重點大學的她通過網絡認識了某名牌大學“招生辦老師”,在聊天中老師不斷透露校內有“內部招生指標”只要繳納15000元的費用便可預留報考名額。屆時便能低分錄取心儀學校。經過幾天的“溝通洗腦”,對方繪制的“美好藍圖”讓小江同學心動不已。于是小江同學便鼓起勇氣與父母商議,希望能夠抓住機遇預留名額,因覺得事有蹊蹺,江先生多次規勸無果后便主動聯系民警。
經過民警的一番“靈魂質問”以及一旁父母的“親情攻勢”,最終,小江同學幡然醒悟,避免了1.5萬元的損失。
事后,民警通過學校招生辦了解到,小江同學遇到的是典型的冒用高校名義,進行的虛假招生詐騙,且多用“內部指標”、“本碩銜接”等關鍵詞進行宣傳。
近年來,一些社會機構和個人借助網絡平臺,發布一些政策解讀不準、內容不實的涉考涉招信息,還通過仿冒域名、頁面、名稱等,編造虛假內容誘導購買付費服務,擾亂秩序。
還有一些靠打造“專家”、“名師”、編造“內部信息”,誘導購買高價志愿填報服務。或謊稱“走后門”、“搞特殊”,以“內部指標”等實施詐騙 。還有一些社會機構和個人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形式區別,用非普通學歷教育入學通知蒙騙。部分招生賬號以“免試”“免學費”等虛假宣傳誤導。
市民:“我那會兒也不太懂,找了個專業的報考的老師,我覺得還是跟老師溝通好一點。”
市民:“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多和家里面的人商量,熟人商量。多參考家里人的意見,不要網上認識的人就輕信別人,不要占小便宜,這種能防掉很多詐騙。”
昆明市特巡警支隊巡邏五大隊 二中隊 季翔:“高考招生錄取期間,各類詐騙案件高發。提醒大家:警惕山寨網站和信息詐騙。上網查招生信息時,一定要認準官方標識,別被山寨賬號騙了。另外,不要相信高價志愿填報輔導。也不存在‘內部指標’等特殊渠道。特別遇到額外收費、收錢辦入學的,一定是詐騙。遠離虛假宣傳。警惕‘免試入學’‘包分配’噱頭。”
另外,教育部也提醒,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惡意篡改將受到法律制裁。
昆明市特巡警支隊巡邏五大隊 二中隊 季翔:“保護好個人信息,別讓他人有機可乘。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通過官方渠道了解信息,遇到可疑情況一定要及時報警。”
這些騙局不能信!!!
提前錄取類
詐騙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謊稱考生被列入提前錄取名單,如軍事、藝術院校等“自由可投”狀態,需盡快繳納學費或“占位費”以免被退檔,借此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提前批次錄取均通過省級招生部門統一遠程網上投檔,系統依據志愿和成績自動投檔,任何個人和組織無權干預。凡是以“提前錄取”為由索取費用的,皆為詐騙,切勿相信。
篡改成績類
詐騙手法:
騙子發送“查分異常”短信,稱可通過“關系”更改高考分數,引導考生添加QQ等通訊工具。對方會展示偽造的成績截圖博取信任,誘導受害人支付“改分費”。
警方提醒:
高考閱卷系統封閉運行、嚴密監管,不存在外部人員更改成績的可能。凡是聲稱能修改分數的,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局,請勿上當。
志愿填報指導類
詐騙手法:
不法分子以“志愿填報專家”自居,謊稱掌握“內部大數據”“錄取趨勢圖”,通過中介、網站或APP引導家長和考生付費獲取所謂“升學方案”。
警方提醒:
各地教育考試院從未授權任何社會機構提供志愿填報服務。建議考生使用官方發布的《招生計劃》《報考指南》,理性分析、科學填報。選擇機構服務時務必核實資質,謹防被騙。
偽造錄取通知類
詐騙手法:
詐騙分子偽造高校錄取通知書、繳費單,或發送釣魚網站鏈接,以“學費”“住宿費”為由,誘導考生將款項匯入私人賬戶。
警方提醒:
所有高考錄取信息可通過省招生考試網或官方平臺查詢。凡是寄送通知書并要求“先繳費”的行為,務必提高警惕,核實來源真偽后再行操作。
補錄名額類
詐騙手法:
騙子謊稱某高校尚有“補錄名額”或“計劃外指標”,只需交費即可“破格錄取”。部分家長因擔心落榜而輕信對方,陷入騙局。
警方提醒:
高考補錄由招生部門公開征集志愿、統一錄取,不向個人收費。任何要求繳納錄取費、指標費的,都是違法行為,應及時舉報。
冒充助學金類
詐騙手法:
騙子冒充高校、財政或教育部門工作人員,以發放“國家助學金”“高考補助”為由,誘騙考生提供銀行卡信息并繳納手續費。
警方提醒:
國家助學政策均通過學校等正式渠道發放,不收取任何費用。接到類似電話或信息,應主動聯系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核實,切勿泄露個人信息或盲目轉賬。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類
“提前查分”騙局
高考結束,學生和家長最想知道分數,詐騙分子便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鏈接中會要求填報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并交納一定的查詢費用,一旦上當不但會有財產損失,還會泄露個人信息。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偽造虛假查分網站”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短信發送帶有木馬鏈接的虛假查分網址,從而獲取手機所關聯的銀行卡信息,或者聲稱可幫助提前“有償查分”的方式詐騙錢財。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查分網址和查詢方式,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冒充軍校招生”騙局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通過偽造軍隊公文印章,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許諾教育部門認可學歷、畢業后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等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軍校招生無內部指標,不會計劃外擴招、提前“預錄”,更不會向考生和家長收取費用,切勿相信。
“藝術招生”騙局
藝術類招生種類繁多,投檔排序規則和操作程序復雜,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利用錄取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不交錢就退檔”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警方提醒:藝術類招生,均有嚴格的分數線等條件限制和統一投檔等招生程序。考生可通過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錄取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定向招生”騙局
一些騙子利用國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叫價,收取所謂“定向費”,以詐取家長錢財。
警方提醒:在省市的定向招生計劃與其他招生計劃一樣,由省招辦集中統一投檔錄取。除了省級招辦,沒有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可以辦理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手續。
高考不是終點
而是新的啟程
愿你分數理想
志愿順利
前程似錦!
更愿你防騙有術
步步穩妥
人生不掉坑!
來源:8099999街頭巷尾
部分來源:合肥警方、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編輯:馬嘯楠
編審:李菁
終審:趙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