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又到高考發榜時,有人喜悅,有人難過,也有人重整旗鼓準備明年再來。
而今年的高考,從開考到出分,更是故事不斷。
從張雪峰說出“動了別人蛋糕”后光速返場復播,到韋東奕開號三天漲粉超2000萬,再到如今的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共同編織出這場承載無數人未來夢想大考背后的人間百態。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位高考只考了288分的女孩,不僅掀起了全網狂歡的浪潮,更是在幾天時間里又變成了全網質疑的對象。
當大家對“快樂教育”的溫情一幕紛紛點贊時卻發現,這也許又是一場流量游戲。事件的反轉比張雪峰的變臉還令人猝不及防。
低分不是原罪,火出圈更不是女孩一個人的問題。這件事錯就錯在,不該讓高考成績成為短視頻劇本里的爆點,更不該成為營銷起號的噱頭。
01
一夜出圈,低分歡呼更像是場流量游戲!
語文89,數學22,英語30,歷史、地理和政治也只考了四五十分,高考總分288。
這是河南一位女孩今年的高考成績,而高考的滿分是750分。
如果以正常的思維去思考,面對這樣的成績,沒有幾個家庭能高興起來。
即使孩子成績本來就不理想,一家人都做好了思想準備,也不太可能“喪事喜辦”,看著這樣的分數去歡呼去慶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這位女孩媽媽的短視頻賬號里,一家人面對288分歡呼,女孩表示這是自己考得最高的一次。
父母呢,也表示發自肺腑地高興:“不管分數高低,孩子健康快樂就好?!?/strong>
這條視頻一經發出,那是火速出圈。很多網友對此刷屏點贊,認為這對父母和孩子一樣都有一顆平常心,拒絕唯分數論,學渣孩子能有這樣的父母好幸福。
而這時,人民日報也出來為這一家人點贊,更是讓這一幕增添了許多理性和人情味。
仿佛告訴廣大考生和家長:低分不是災難,一場考試并不能決定人生的全部模樣。
高考,對于國人來說,是全民參與、標準明確且最重要的一場大考,不僅承擔著選拔人才的重任,更是無數中國人實現夢想、提升自我的關鍵一步。
不過,高考是人生旅途上一座重要驛站,但并非旅程的終點。家長和孩子們以理性態度面對高考,以從容心態去擁抱高考,不以分數論成敗,的確是需要提倡的風氣。
在如今這個教育極度內卷的時代,以平常心態去面對高考低分的孩子和家庭,確實值得點贊。
然而這件事,從一開始,筆者就覺得充滿了不對勁的地方。
首先,以一個高考過來人的角度來看,288已經不是拿不出手這么簡單的事情。
因為這樣的成績,既不能和努力過、盡力了掛鉤,更不能說自己腦子笨。
能上到高中的孩子,智力都是正常的。上過高中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清楚,288分這個成績,但凡多少學進去一點,都不至于考這樣。
這個分數,完全就是貪玩不學習的結果。哪怕家人和孩子自己看得再淡,288分的成績也不值得去歡呼,去慶祝。
說難聽點,這個成績,瞎蒙都能蒙出來。
其次,把慶祝高考低分這件事拎出來拍視頻,本身就不像是記錄生活的正常分享。
有句話說得好,誰的頭上都不會長出攝像頭。像什么包魚塘、路邊隨機找人搭訕,大部分都是提前策劃好的劇本。
不過,只要內容不違法違規,不涉及極端言行、造謠以及虛假宣傳等行為,有趣的視頻大家都愛看,也不會在意擺拍這種事情。
可慶祝高考低分這件事則不一樣,哪怕沒有違規或者其他博眼球的行為,這么做也有蹭流量的嫌疑。
說白了,但凡是有正常思維的家庭,都不會去拍一個慶祝288分的視頻。
果然網友的反應是快的,眼睛更是雪亮。很快,在點贊刷屏中開始出現質疑。
有的網友就很直白地表示:“不是覺得低分有問題,而是覺得288分都能起號當網紅賺快錢,那些寒窗苦讀十幾年,最終只為拼一個本科線的人又算什么?”
確實如這些網友所說,低分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拿低分當噱頭,以此炒作話題引流,再進一步借此直播帶貨變現。
而這時,網友扒出其家庭早有自媒體運營背景,母親的賬號“蘭姐來了”不僅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在這次事件火了之后還趁熱打鐵,連發好幾個視頻。甚至連女孩本人也開通了自己的賬號,漲粉過萬。
高考確定不是萬能的,我們不提成以分數論成敗。可如今的社會又是很殘酷的,高考已經是最公平的起跑線。將高考過度娛樂化,對整個教育事業的傷害巨大。
02
平臺辟謠,可有人還是被打了臉!
面對網友關于288分女孩家庭起號帶貨的質疑,這次平臺的反應速度很快。
抖音平臺很快發布辟謠說明,表示當事人賬號及發布內容具有真實性。
至于是否借此起號帶貨,抖音平臺進一步做出了詳細的說明:
首先,當事人母親賬號自2022年起持續發布探店視頻,非熱點事件發生后蹭熱發布。6月25日上午,熱點事件演進期間,賬號曾發布一條探店視頻,產生訂單量16單。目前,該視頻已不可見。
其次,該賬號未發布探店及商業化類型內容。當事人母親賬號2025年以來直播場次1場,即前述6月25日晚直播分享個人感受,未開展直播帶貨,未借炒作相關事件索取打賞。網傳其家庭“剛有熱度就開啟密集直播帶貨”不實。
最后,當事人女孩賬號于6月17日注冊,無開播記錄。6月17日至6月25日凌晨,曾發布十余條探店視頻。熱點事件發生后,未發布探店及商業化類型內容。目前,賬號發布歷史內容已不可見。網傳其“走紅后注冊多個賬號一起直播”“短短兩天靠帶貨產生了19.9萬銷量”說法不實。
省流總結:
女孩288分高考分數經核實,是真的;
女孩母親的賬號在熱度起來后,探店只產生了16單銷售業績;
而女孩開號時間早于此次熱點事件,此前確實發過探店視頻,之后并沒有任何商業內容。
抖音的這份辟謠聲明確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也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網友對此就表示:“雖然看似很開明,但真不是正常人的反應。沒人懷疑分是假的,說的是她靠這個賺流量起號。”
更有網友認為:“沒有直播帶貨不假,但流量確實賺到了,家人發這個的目的本來就不純。而且現在沒帶貨,只不過是因為流量剛起來,并不代表未來不會。”
不管一家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大家對這件事又持有怎樣的態度和看法,毋庸置疑的是,這件事確實翻車了。
而這件事除了讓負責推流的平臺以及共同參與狂歡之人尷尬外,更是狠狠扇了各大媒體一記耳光。
高考288分事件從頭至尾,至少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媒體報道,大肆鼓吹背后“快樂教育”的重大意義。
和此前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嚴謹員工收付彩禮一樣,這次媒體又找到了流量密碼。畢竟高考是整個社會都在關注的熱點事件,這個流量誰都想吃一口。
將這件事報道出來,確實有一定的正能量引導作用。至少能給內卷的高中教育降降溫,讓那些唯高分定成敗的家長和學生們,都能冷靜一下,明白人生不只高考這一條路。
然而,這些媒體這次是真的失算了,在流量游戲的背后,他們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真的選錯了報道對象。
如果真的想傳達”高考不是唯一出路“這一思想,這些媒體完全可以深入社會走訪調查,采訪那些高考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家庭,向大眾展現最真實的高考故事。
這些故事,可以是考生和家人面對低分的失望和苦惱,也可以是面對低分的樂觀與坦然,這些才是能反應社會最真實一面的報道。
可他們卻偏偏選擇了一個288分全家歡呼的事件瘋狂炒作。即使分數是真的,可這一家人從一開始就不是奔著高考平常心這事來的。流量肆意膨脹,只會迎來反轉和翻車。
網紅經濟時代,無論環境和內容怎么進行,流量為王確實是不變的真理。可連高考失利都能成為流量的工具時,這個行業真的該好好整頓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