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是日常家務活動中最常見的一項,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這種家務勞動頂多沾手,不可能對人造成什么傷害。
殊不知,如果平時洗碗的習慣不好,同樣可能會對全家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影響,
比如以下這五個壞習慣,你占了幾個?
01、習慣積攢碗筷
有的人懶得洗碗,但是又不得不洗,于是就將幾餐的玩具積攢在一塊,泡在水池里一起洗,
這種不經意的習慣,看似沒影響,卻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在適宜的溫度下,細菌繁殖的速度更為迅速。
有研究表明,如果餐具不及時清洗的話,只要泡在水里面十個小時,產生的細菌數量甚至能達到7萬倍。
而且一般泡在溫水里面,只要四個小時,就會滋生幽門螺桿菌等害蟲。
別小看了這種細菌,一旦產生,就需要超過280度的溫度才能裂解,如若不然,長期攝入這種細菌,肯定會影響到家人健康!
所以平時用餐完的餐具最好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里面,及時清洗干凈才能保證健康。
02、習慣放很多洗潔精
很多人在清洗餐具時,總覺得要多放一點洗潔精,才能產生更多泡泡,洗的更干凈。
殊不知,過量食用洗潔精非但洗不干凈餐具,反而更容易導致餐具上有殘留,一旦長期將這些殘留物食入體內,就會影響家人健康。
正確的洗碗方式:先用溫水將餐具里面的殘留物沖洗一遍,再用洗碗盆裝熱水,擠入一點洗潔精,再進行清洗,
這樣洗潔精的用量就會少很多,也會把餐具洗的更干凈,不易殘留。
另外,選擇洗潔精一定要注意執行標準:
GB14930.1 B類,是清洗碗盤餐具的;
GB14930.1 A類是可清洗食品的;
GB/T 24691屬于果蔬洗潔精,可以去除果蔬殘留。
家庭用的話,平時起碼要選擇GB14930.1 A類產品,如果家里有小寶寶,最好選擇GB/T 24691更佳。
03、習慣長期不換洗碗布
有的家庭,洗碗布用了一兩年也不更換,這種看似省錢的習慣,實際上會給家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因為長期不更換洗碗布,細菌數量會遠遠超標。
有調查數據顯示,一件抹布的細菌總數達約5000億,其中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
如果長期使用這種帶有超多細菌的抹布清洗餐具,細菌就可能通過餐具進入到人體,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所以不管怎么樣,建議起碼要1到2周更換一次抹布,最長最長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月更換一次,切記:小小的投入,可以換來一家人的健康。
04、習慣餐具沒晾干就收/用抹布擦干
很多人洗完餐具之后,習慣性的不等餐具晾干,就直接收進碗柜里,
殊不知,這種做法很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木筷子,還沒有干就直接放到碗柜里,好容易發霉,產生黃曲霉素等致癌物質。
長期用這種筷子吃飯,怎么可能對身體好呢?
還有的家庭雖然意識到了沒有干的餐具,直接放進碗柜里很不好,但卻養成了新的習慣——將剛剛洗凈的餐具直接用抹布擦干,
這種做法看似正確,殊不知,抹布本身就不干凈,在擦拭的過程中,就容易將細菌直接帶入到餐具里,反而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平時洗干凈的餐具,最好放在通風較好的地方晾干,或直接用瀝水架放置,碗一定要倒扣,盤子一定要豎放,等到干了以后再放到櫥柜里,這樣就能減少細菌的滋生。
抹布也是一樣,用完了,不要擰成一團放在廚房灶臺上,把它晾開,讓它及時晾干,盡量保持干燥的狀態,就可以減少細菌。
05、習慣碗筷從不消毒
雖然洗碗機、消毒機已經普及很久,但國內依舊近60%的家庭并沒有配置消毒廚具,
這也不是說大家買不起,只是很多人不習慣用,
但是在這我們提醒大家,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沒有配置消毒廚具,入口的東西千萬不能大意,因為這種疏忽大意,很可能為幽門螺桿菌等病原體提供了滋生的溫床。
所以為了維護家人的健康,建議沒有消毒廚具的話,可以用其他方式對餐具進行定時消毒——
每隔一段時間,將洗干凈的餐具浸泡在一鍋沸騰的開水里,持續煮15—20分鐘,就可以消滅大部分的細菌,
尤其是老人孩子的餐具,一定要定期煮沸進行消毒,這樣才能更加干凈衛生。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下期見,拜~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