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277字
閱讀預(yù)計13分鐘
作者|姚曉
編輯| 朱依林
審核|單敏敏
洪德(Hund)博物館門口的柯林斯柱。圖 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站在印度河畔,眼前一根希臘風(fēng)的柯林斯柱突兀聳立。
如今,洪德只是巴基斯坦一個籍籍無名的村莊,但柱子卻在宣告這里曾經(jīng)的輝煌——這里是亞歷山大渡過印度河的地方。
對中國人來說,另一個從這里渡河去印度的人更有名,那就是——玄奘。
千百年來,洪德一直都是印度河上的古老渡口。直到阿克巴大帝在它的下游建立了新的渡口阿托克,洪德的重要性才被取代。
一、印度河畔的古渡口
說實話第一眼看到印度河的時候,還是有點失望的。
穿過灰撲撲的低矮村莊來到河邊,河面還算寬闊,但大部分河床都裸露著,石子散落在河床兩岸,只有中間一點水流,看上去并不雄偉壯闊。對岸也只有一些樹和荒地,沒有建筑。
這也可以理解,如果水流寬闊而洶涌,它也沒法成為一個常用的渡口了是吧?
不過玄奘在《大唐西域記》里可不是這么說的,他寫道:
河廣三四里,西南流,澄清皎鏡,汩淴漂流。毒龍、惡獸窟穴其中,若持貴寶、奇花果種及佛舍利渡者,船多飄沒。
可見這個渡口當(dāng)年并沒有這么風(fēng)平浪靜。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玄奘往返印度,都是從這里渡過印度河的。甚至在返程時,還在這里發(fā)生了翻船事故,失落了大批經(jīng)書珍寶:
又西北行三日至信度大河。河廣五六里。經(jīng)像及同侶人并坐船而進。法師乘象涉渡。時遣一人在船看守經(jīng)及印度諸異花種。將至中流忽然風(fēng)波亂起。搖動船舫數(shù)將覆沒。守經(jīng)者惶懼墮水。眾人共救得出。遂失五十夾經(jīng)本及花果種等。自余僅得保全。
玄奘的這段經(jīng)歷啟發(fā)了《西游記》中唐僧在“通天河”落水失經(jīng)的故事。
我看到的印度河如此平靜,可能因為初冬季節(jié)是枯水期,也可能因為上游建了塔貝拉大壩,導(dǎo)致下游的水變少了。
二、玄奘為什么從這里渡河?
在《大唐西域記》里,玄奘將這里稱作:烏鐸迦漢荼城。這個翻譯與考古發(fā)現(xiàn)的10世紀(jì)石板能夠相互印證。
考古學(xué)家認(rèn)為“烏鐸”的發(fā)音對應(yīng)梵文Udak,意思是“水”。Hund這個名字則是英國殖民者根據(jù)梵文Udak音譯而來。
玄奘為什么會從這里渡河呢?
因為玄奘出發(fā)的時候,出于安全和信仰的雙重考慮(當(dāng)時西藏的吐蕃與大唐處于敵對狀態(tài);佛教由西域而來,他也由西域回溯佛教),選擇了更繞路的走法:向西北穿過西域,再向東南進入印度。
玄奘西行地圖。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他從中亞經(jīng)阿富汗,兜了個大圈子,才從開伯爾山口進入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nèi)。
玄奘在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健馱邏國,當(dāng)時其首都在今天的白沙瓦。隨后他向東抵達烏鐸迦漢荼城(今洪德),就是上圖中那個小“△”右下角所指的區(qū)域。
在洪德短暫休整后,他北上前往烏仗那國(今斯瓦特),隨后返回洪德,從洪德渡過印度河,到了呾叉始羅國(今塔克西拉)。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這三個國家都屬于古老的犍陀羅文明。
犍陀羅文明,以白沙瓦和斯瓦特河谷為中心,向東延伸到塔克西拉,在貴霜帝國時期,借由佛教發(fā)展到巔峰。這里既是南亞次大陸的門戶,也是佛教向中亞和東亞傳播的重要樞紐。
而連接這三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就是位于印度河畔的古渡洪德。
用洪德博物館里的地圖又做了一個版本,這個地圖有地形,更形象。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由于河對岸看上去什么都沒有,我一開始并沒有想渡河。直到我不經(jīng)意間瞥見一輛吉普在渡河……這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渡過印度河,算不算重走了一點點取經(jīng)路?
三、重走玄奘取經(jīng)路:怎么渡河?
我們一行人下到岸邊,開始想辦法過河。
我們也有一輛越野車,可以效仿那輛吉普,直接開過去。
然而實際情況與預(yù)想的相差甚遠,由于從河岸邊到河水里,還有很長一段路,路上全是石頭,這些石頭被印度河水打磨了成千上萬年,早已圓潤光滑,越野車一開上去就開始打滑,輪胎空轉(zhuǎn),一步都走不動……
看這滾圓的石頭。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后來有朋友告訴我,開越野車過這種地方的時候,輪胎的氣不能太足,太足了沒有抓地力,就會一直空轉(zhuǎn)。好吧,經(jīng)驗不足。
我們嘗試開車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在渡河。他們有人開著巨大輪轂的拖拉機,有人趴在筏子上……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留下我們一群外地人面面相覷。
博物館內(nèi)的羊皮筏子渡河資料圖。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就在我們手足無措的時候,熱心的本地人告訴我們,河上有船,我們可以坐船去對岸。
沒過多久,果然有一艘花里胡哨、尖頭翹嘴的小木船搖搖擺擺地來了。
小木船美則美矣,但總覺得會吱吱呀呀響。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船身上涂著明亮的黃色作為底色,上面畫著鮮艷的孔雀等動物,船頭還畫有一只眼睛,大概是辟邪祈福用的。船上搭著木架子,架子上像花卡車一樣掛滿了流蘇和鈴鐺裝飾,浮夸地像是兒童劇舞臺上的道具。
小船看上去相當(dāng)原始,但實際上有一個小發(fā)動機作為動力。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船開到河中央我才發(fā)現(xiàn),船底在不停地滲水!!
這可把我這個不會游泳的人嚇得不輕。雖然知道河水并不深,但畢竟船上坐了將近十個人。船家倒是很淡定,還在不停地用舀子往外舀水……
看上去歲月靜好,實際上天塌了。圖 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出唐僧坐的“無底船”,我一直以為“無底船”只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誰能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也坐上了“漏底船”……
所以說,古往今來,這種看上去“不靠譜”,但最終好像也沒事的事兒,在巴基斯坦很常見。
好在河面并不寬闊,我們這趟往返印度河有驚無險。
吉普車直接開車過河,可見河水確實不深,不過要熟悉河底狀況,非本地人不要輕易嘗試。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夏天的時候,河面明顯要寬闊很多,畢竟是雨季。而且水流頗急,看上去有點危險。岸邊游人如織,有很多男生下水游泳。
那艘冬天坐過的漏水船還停在對岸。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需要注意的是,渡口旁的洪德博物館由于修繕已經(jīng)關(guān)閉多時,如果去玩的話可能會撲空。
如果是純逛印度河的話,需要一點情懷,否則可能會覺得不值當(dāng),畢竟這里實際上什么都沒有。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四、玄奘見到的犍陀羅:斷壁殘垣
玄奘抵達洪德的時候,是公元631年。
此時他離開長安已經(jīng)兩年了,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抵達了佛教的發(fā)源地,但眼前的景象讓他失望。
公元400年,東晉僧人法顯來到這里時,犍陀羅還是千里佛國,諸多佛塔“金銀校飾”,“散華然燈,相繼不絕”。然而,玄奘對這里的記載卻是:寺廟“摧殘荒廢、蕪漫蕭條”,佛塔“頗多頹圮”。
兩百年間,犍陀羅經(jīng)歷了什么?
據(jù)考證,圖中的佛塔可能就是玄奘和法顯記載中,為紀(jì)念犍陀羅地區(qū)佛本生故事“舍身飼虎”而修建的大型佛塔。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公元4世紀(jì),五胡亂華,緊隨其后的5世紀(jì),“上帝之鞭”阿提拉橫掃歐洲,而印度次大陸也發(fā)生了類似的、持續(xù)一個世紀(jì)的“蠻族入侵”。
跟亞歷山大和玄奘一樣,他們進入印度次大陸,首先來到的就是犍陀羅。他們摧毀佛教建筑,以犍陀羅為基地一路攻入印度,動搖了笈多王朝的統(tǒng)治,終結(jié)了印度的“古典黃金時代”,留下了一盤散沙的諸多小型城邦國家。
這群來自中亞的游牧民族,究竟是什么族源,現(xiàn)在也沒有搞清楚,印度人將他們籠統(tǒng)地稱為Huna,一個類似夷、狄的說法。
Huna可能先后包含好幾個游牧民族,其中與古代中國互動較多的是嚈噠人,中國史書里把他們稱作“滑國”,曾附屬于柔然,是大月氏人或高車人的后裔,逐步壯大后占據(jù)了中亞和南亞的多個地區(qū)。
新疆克孜爾石窟中的武士像,其翻領(lǐng)長袍受嚈噠的影響。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而歐洲的歷史學(xué)家最早把嚈噠叫做“白匈奴”。阿提拉之后,歐洲人對匈奴人“聞風(fēng)喪膽”,而嚈噠習(xí)俗與匈奴相近,膚色更白,因此被稱作“白匈奴”。
五、玄奘走后,洪德渡口的衰敗
7世紀(jì),Huna被薩珊波斯和新崛起的突厥左右夾擊、聯(lián)手擊潰。
有學(xué)者認(rèn)為,在Huna衰落后,印度次大陸上出現(xiàn)的新民族普什圖人以及拉杰普特人,都來源于歸化后的Huna。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他們和南亞地區(qū)其他民族格格不入,而且一直以超群的武力值聞名。
玄奘到來前后,突厥人在犍陀羅地區(qū)建立了突厥沙希,附屬于西突厥治下的吐火羅葉護。洪德因其交通樞紐地位,一直是犍陀羅的中心城市,甚至一度成為首都。
不過,隨著人們渡河技術(shù)的提升,洪德作為一條繞遠的路線,重要性逐步下降。
16世紀(jì),莫臥兒人來到印度,阿克巴大帝曾在洪德修建磚石堡壘,不過他顯然更加重視位于洪德下游的阿托克渡口,甚至在渡口修建了一座城堡。
因為阿托克是印度河與喀布爾河的交匯口,從這里渡河后,無需再次渡河就能抵達白沙瓦,路程更短。不過阿托克的問題是,河面更窄、水流更急更深,但莫臥兒人顯然對此并不擔(dān)憂。
到19世紀(jì)英國殖民時代,阿托克渡口已經(jīng)建立起一座半永久的浮橋,成為印度河上最關(guān)鍵的渡口。
一張拍攝于1863年的照片,顯示了跨過印度河的阿托克浮橋,以及浮橋背后的阿托克堡。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1878年,第二次英阿戰(zhàn)爭爆發(fā),為了方便運送兵力和物資,英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修建一條通往白沙瓦的鐵路。1883年,首座跨越印度河的鐵路橋在阿托克落成。至此,洪德作為渡口的價值完全被阿托克取代。
如今,洪德就是一座印度河畔的寧靜小鎮(zhèn)。小鎮(zhèn)看上去經(jīng)濟條件不錯,田間種植了大量煙草作物。
六、飯店包間,竟是現(xiàn)代版商隊旅館?
結(jié)束探訪后,我們找了一家店吃飯。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我們正坐在查帕伊上等飯,忽然聽到門口的街道上呼喊聲不斷,只見一輛輛小汽車、摩托車甚至大卡車呼嘯而過,起碼有上百輛,呼啦啦一大片隊伍,穿城而過。
這些車上滿是興奮的男人,尤其是大卡車的車廂里,人頭攢動。甚至有一輛大卡車,直接停在飯店門口,車上的男人呼朋引伴,拉中途加入的兄弟們上車。他們手上舉著、車上插著紅綠色的正義運動黨黨旗,在風(fēng)中獵獵飄揚。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他們?nèi)际乔鞍迩蜿犻L、前總理伊姆蘭·汗的支持者。伊姆蘭·汗是普什圖人,洪德所在的開普省,其主體民族就是普什圖人,伊姆蘭·汗在該省的支持率非常高。
這大概是當(dāng)年Huna南下的一點回響。
我們點的是羊肉Karahi,新鮮的羊肉,只加鹽和辣椒作調(diào)料,做出來鮮嫩多汁、肥而不膩,一點都不膻。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除此之外,由于就在印度河畔,我們少見地敢于點魚吃。
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冬天食客們坐在店門口的查帕伊上,曬著太陽吃飯,不過到了炎熱的夏天,食客們就轉(zhuǎn)入涼爽的地下了。
說是地下,其實是店門右側(cè)一片狹長的、伸入地下的空地。我們駕車駛?cè)耄T谶@片長方形空地上。
可以看到這片空地左右各有一排小房間作為包間,兩側(cè)還各有一個洗手池,有男人站在鏡子前整理鬢發(fā)。
左側(cè)為中間的停車場,右側(cè)為較小的包間,只有門洞沒有門簾。圖 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走近可以看到,一側(cè)的包間較小,大概四五個平方,房間沒有門也沒有窗戶,沒有任何家具,綠色的假草坪鋪滿地面,地上只有一條長桌布,上面擺放著托盤和杯子,有兩三個 長圓柱形的印度式靠枕。
小包間內(nèi)景,沒有窗戶,人需要脫鞋進入,坐在地上休息和吃飯。圖 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另一側(cè)的包間明顯更大,大概有六七個平方,是家庭間,也沒有門,但有門簾(可能因為家庭間會有女性的緣故,需要隱私),地上的擺設(shè)相同。
另一側(cè)的家庭間,有門簾。圖 源: “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這布置讓我一下子理解了古代商隊旅館那一排排小房間的使用方法!
以前我一直疑惑,商隊旅館四周的一排小屋都怎么用?那么小的地方能干啥?還沒有窗戶……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使用方法赫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
尤其是中間這一片空地長廊,不就是商隊旅館中間停放駱駝和貨物的地方嗎?只不過現(xiàn)代人停的不是駱駝是車罷了。
之前寫過很多次各種古代的商隊旅館,都是這種造型。圖源:“春野渡”微信公眾號
服務(wù)員小哥將我們引到長廊盡頭的一扇鐵門處,正在我疑惑的時候,他打開鐵門,一個更大的、有空調(diào)的包間出現(xiàn)在眼前!
原來長廊的盡頭是貴賓廳!這個包間足足有十來個平方,同樣沒有任何窗戶,只有一扇排風(fēng)扇。同時因為多了一扇門,所以進門后大概有一個平方的地方?jīng)]有鋪上假草坪,是水泥地,作為脫鞋的“落塵區(qū)”。屋里的布置與別的包間相同,只是多了幾個靠枕。
最后,我們的歸途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走在高速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高速中間的綠化帶被清除,路面被整修平整,但是用欄桿攔著。
小陳一開始以為這是準(zhǔn)備拓寬高速公路,但朋友卻說,那是為了戰(zhàn)時作為臨時跑道使用的。我們對他的說法將信將疑。
沒過多久,欄桿消失了,高速公路中間又回到了正常的綠化帶。朋友說:“看到了嗎?從這里開始,路變彎了,沒法作為跑道了,所以又是綠化帶了。”
我定睛一看,果然,此刻的路是彎道,而剛剛的路是筆直的。這下我們終于相信了朋友的說法,心下凜然,果然戰(zhàn)備狀態(tài)就是不一樣啊。
本文轉(zhuǎn)載自“春野渡”微信公眾號2025年7月1日文章,原標(biāo)題為《我在玄奘渡河的渡口,坐上漏水的船…》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單敏敏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fā)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軍報·34期 | 印國防工業(yè)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更多內(nèi)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qū)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wù)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