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小販中心是比任何地標(biāo)都神奇的“頂流磁鐵”。Lady Gaga在這里喝啤酒,比爾·蓋茨研究完榴蓮自己收盤子,林俊杰擠在塑料凳上嗦粉,連李顯龍都常被拍到在排隊買雞翅、遛娃或和攤主們親切合影…
新加坡小販中心的意義遠不止是“吃飯的地方”,它是新加坡社會、文化和國民身份認同的核心象征,在新加坡形成了特有的“小販文化”。
至于名人和政要紛紛打卡,背后則體現(xiàn)了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層次的社會價值。
名人秒變“干飯人”,松弛感拉滿!
小販中心里隱藏著許多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甚至米其林星級的攤位(如“了凡香港油雞飯面”曾是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這些“明星攤位”本身就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吸引美食愛好者和名人不遠萬里來打卡,只為那一口被世界認可的地道美味。
Lady Gaga舞臺下的啤酒與愜意
Lady Gaga趁著在新加坡開演唱會的休息日,一身休閑打扮就溜進了著名的麥士威熟食中心。沒有保鏢開道,她像普通食客一樣,坐在塑料凳上,點上一杯冰啤酒,和朋友悠閑地聊天談笑。
這一幕被驚喜的網(wǎng)友拍下,迅速在網(wǎng)上傳開,大家紛紛感嘆這位國際巨星竟如此自在隨性,毫無距離感。網(wǎng)友驚呆:“女神坐塑料椅也這么颯!”
比爾·蓋茨的美食探索與自助體驗
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到訪新加坡時,也專程打卡了小販中心。他的美食清單相當(dāng)豐富:炒粿條、椰漿飯、海南雞飯、印度煎餅、甘蔗汁……一個都不放過。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蓋茨的 “榴蓮初體驗” 。剛掰開果殼,蓋茨先皺了皺鼻子(被臭味沖了一下),咬了一口突然眼睛發(fā)亮,直接把圍觀網(wǎng)友逗笑了:“原來有錢人吃榴蓮也得經(jīng)歷嫌棄→真香的過程啊!”
無論你是億萬富翁、公司高管、普通上班族、藍領(lǐng)工人還是學(xué)生,在小販中心都坐在同樣的塑料椅上,共用同樣的風(fēng)扇,排隊點同樣的食物。這里是新加坡最平等的地方之一,是社會各階層真正“平起平坐”、和諧共處的縮影。
總理部長帶頭“蹭飯”,食閣才是真·國民食堂!
新加坡政府非常自豪于小販文化,并將其作為重要的文化軟實力向外推廣。政府官員主動帶外賓去小販中心體驗,是展示新加坡特色和治理成就的一種有效方式。
李顯龍的“食堂日常”與親民瞬間
圖源:李顯龍臉書
對于李顯龍來說,小販中心就是他的“國民食堂”。他的身影頻繁出現(xiàn)在各大熟食中心,每次都耐心地挨個攤位與攤主握手、交談,并與興奮的顧客們一一合影。
圖源:李顯龍臉書
他還經(jīng)常和夫人何晶帶著孫輩,像普通祖父母一樣享受家庭聚餐時光,這些沒有絲毫架子的畫面,生動展現(xiàn)了他融入民眾生活的日常。
部長們的“食閣外交”與便餐
圖源:孫雪玲臉書
新加坡的部長們在小販中心用餐更是家常便飯。孫雪玲曾被網(wǎng)友偶遇在食閣里獨自享用福建面,面對合影請求欣然應(yīng)允。
圖源:People's Action Party
小販中心甚至承擔(dān)了“外交使命”:李顯龍曾用從亞當(dāng)路小販中心打包的著名椰漿飯招待來訪的印尼總統(tǒng)維多多夫婦;
圖源:維文臉書
外交部長維文則選擇在Ghim Moh小販中心招待緬甸前國務(wù)資政翁山淑枝。
除此之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訪問新加坡時,也選擇在亞當(dāng)路小販中心用餐,坐在一群孩子中間,氣氛輕松融洽。美國前副總統(tǒng)拜登也曾在此舉著甘蔗汁,感受獅城風(fēng)味。
小販中心的許多攤位是家族經(jīng)營,傳承數(shù)十年甚至幾代人的秘方和手藝。它們是地道新加坡風(fēng)味(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播者。
巨星組團打卡,食閣=星味探測器!
林俊杰的本地“食堂”
圖源:Kakis' Club
本地天王林俊杰是小販中心的忠實粉絲,他不僅自己常去,還熱衷于向朋友推薦。
這股在小販中心覓食的風(fēng)潮席卷海內(nèi)外明星:王嘉爾曾在新加坡著名的老巴剎食閣享用美食。
中國新生代偶像時代少年團成員張真源來新加坡時也打卡了多種本地小販美食。
對于訪問新加坡的名人和政要來說,參觀小販中心是快速、直接地感受新加坡本地文化、市井生活和多元美食精髓的最佳方式。這比參觀任何地標(biāo)建筑都更能觸摸到新加坡的“靈魂”。
煙火氣里的平等與自在
為什么名流政要都愛擠進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吸引他們的僅僅是美食嗎?鏡頭背后,藏著更深的新加坡密碼:
幾塊錢的面?背后是政府的“隱形守護”
當(dāng)比爾·蓋茨大快朵頤,當(dāng)打工族、學(xué)生們點上一碗幾新幣的魚圓面或雞飯,這份驚人的平價美味背后,是政府精心的制度設(shè)計。
政府通過補貼攤位租金、嚴格監(jiān)管核心食材價格、推行小販培養(yǎng)計劃、甚至為低收入老人發(fā)放特定用餐券,確保這里永遠提供著全民負擔(dān)得起的高質(zhì)量餐食。
這不是簡單的“便宜”,而是社會公平的基石——讓富豪與平民能在同一個屋頂下,享受同樣熱氣騰騰的幸福。這份普惠性,正是新加坡社會穩(wěn)定的縮影。
下次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別忘了多留意四周——你身邊的食客,說不定就是一位正在享受“平凡”時刻的非凡人物!
Jarison丨編輯
Leo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Facebook丨圖源
免責(zé)聲明:
1.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轉(zhuǎn)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zhuǎn)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
上新加坡眼官網(wǎng)看新聞更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