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阿妮爾)“這家公司的崗位要求和我在校學習的內容特別吻合。”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應屆畢業生董智鈺告訴記者,她已選擇一家從事將環保材料回收再生并產出新產品的公司就業。在設計學科核心課程之外,她還學習了綠色設計基礎等課程,“課程融合了設計、材料、環境等多學科內容,讓我們就業時底氣更足”。
近年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積極推進以設計為中心的“藝工”學科交叉建設,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加多元的知識技能儲備,成為江南大學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縮影。
“學校緊扣學科建設交叉性、專業產業聯動性、人才培養貫通性,通過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強化區域服務賦能、重塑產教協同機制,多維優化人才供給,助力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穩步提升。”江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倪松濤說。
據介紹,江南大學正深入實施學科培優行動,放大特色優勢,推動全面發展,形成以醫學、藥學、日化、材料等為支撐的食品學科群和以機械、控制、紡織、環境為支撐的輕工學科群,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推動人崗適配,專業和產業的契合度很關鍵。在江南大學,“專業跟著產業跑”已成為共識。學校緊密對接長三角產業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2024年新成立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纖維工程與裝備技術、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等4個學院。同時,在宜興校區布局環境、化工、材料等專業,在江陰校區新設智能制造工程、電子封裝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等專業,推動人才供給充分銜接當地產業發展。
“我們的專業和地方產業特別契合。”“學院和地方的產學研合作更緊密了,不少學生在當地就能找到好工作。”江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就業輔導員紛紛表示,獨立建院并成建制搬遷到江陰校區后,學院和江陰本地成熟的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產業實現了精準對接,畢業生的就業匹配度顯著提高。
學科專業的布局使得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在此基礎上,江南大學還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進一步促成人崗適配。
“15天的學習中,我感到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非常重要。”江南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應屆畢業生毛廣錕說,通過“小米實訓營”的考核,他已收到小米軟件研發工程師的錄用通知。
江南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周偉濤介紹,在人才培養優化升級的大背景下,學校已與80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定制“小米實訓營”“美團江南設計營”“江南大學順豐班”等,推動更多畢業生通過有組織實習實踐實現就業。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7日 第01版
作者:記者 阿妮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